[实用新型]一种充绒管用转接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74788.2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3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刘航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琼派瑞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8G7/06 | 分类号: | B68G7/06;A41H4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6 | 代理人: | 张一鸣 |
地址: |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经济开发区东吴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用 转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接管,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羽绒填充时的充绒管用转接管。
背景技术
我国是羽绒生产大国,目前羽绒填充的传统生产过程是采用人工填充,操作工人身穿全封闭服装,一人用电子称称重,一人操作裁片,一人填充。其中采用的充绒管多数为一根空心管,在充绒时直接将充绒管插装在裁片内进行充绒。但是在实际加工过程中这种充绒管存在了一些缺点,由于裁片的大小不一,这样在对裁片进行充绒时,有时需要使用不同大小的充绒管,从而在生产加工时就需要对充绒管进行更换,其操作使用不方便,且实用性不强,无法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且实用性强的充绒管用转接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充绒管用转接管,包括连接为一体的上管体和下管体;所述上管体的管径小于下管体的管径;所述下管体内侧设有橡皮圈。
优选的,所述上管体的上管口径呈倾斜状。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方案的一种充绒管用转接管,上管体与下管体连接为一体,上管体的管径小于下管体的管径,且下管体内设有橡皮圈,这样当需要利用小管径的充绒管进行充绒时,可以把充绒机用转接管的下管体通过橡皮圈紧固在充绒管中,然后利用上管体对准裁片进行充绒即可,本实用新型的充绒管用转接管,其操作方便,且实用性强,适用于大范围的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充绒管用转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充绒管用转接管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充绒管用转接管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其中:1、上管体;2、下管体;3、橡皮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附图1-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充绒管用转接管,包括连接为一体的上管体1和下管体2;所述上管体1的管径小于下管体2的管径;所述下管体2内侧设有橡皮圈;所述上管体1的上管口径呈倾斜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充绒管用转接管,当需要利用小管径的充绒管进行充绒时,首先利用充绒管下管体的橡皮圈把充绒管固定连接在充绒装置的充绒管中,然后再利用上管体对准裁片进行充绒即可。
上述的充绒管用转接管,其上管体的管径形状为倾斜状,这样可以使得充绒管用转接管在插入裁片中更加的容易,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充绒管用转接管,其操作方便,且实用性强,适用于大范围的应用。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琼派瑞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琼派瑞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747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氧化氯生产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油罐车底部加油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