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体外膜肺氧合动脉插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74988.8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41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顾正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正峰 |
主分类号: | A61M1/14 | 分类号: | A61M1/14;A61M25/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023 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清***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外 膜肺氧合 动脉 插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脉插管,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体外膜肺氧合的动脉插管,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erane oxygenation, ECMO)是利用一根特制的导管引流右心房或下腔静脉的静脉血液到体外,经体外人工膜肺氧合后成为动脉血,再经特制的导管回输入主动脉。以达到部分替代患者的肺和心脏的功能。
随着体外膜肺氧合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临床中,有些情况下人们发现并不能达到临床要求。经动脉插管输出的动脉血无法满足上肢、大脑和颈胸部脊髓的血供。通过实际病例观察到在正常使用ECMO时,经桡动脉抽血查血气分析得氧分压远低于正常值,而下肢动脉的血气分析氧分压显示远高于正常范围。该分析结果表明在ECMO正常工作时,仍无法满足上肢和大脑的供氧。究其原因考虑为动脉插管插入主动脉太浅而未插至主动脉弓处,导致经氧合的动脉血未输入经主动脉弓供应大脑和上肢等的动脉,如右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动脉插管太浅而不能插至主动脉弓处的缺点,提供一种长锥形分段带侧孔的ECMO动脉插管,该动脉插管使用方便,可以插至主动脉弓处,提高上半身的氧分压,安全可靠。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体外膜肺氧合动脉插管包括插管体,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旋状弹簧钢丝,所述插管体末端为锥形,在长锥形的插管体上分段设有若干个侧孔;所述插管体的出口附近内壁上设置有螺旋状弹簧钢丝。
进一步的,所述插管体为医用聚氯乙烯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状弹簧钢丝为不锈钢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动脉插管较长,可以插至升主动脉,出口附近侧壁上的侧孔可以释放经体外膜肺氧合的动脉血入主动脉弓,插管近端侧壁上的侧孔可以释放动脉血至降主动脉,所述螺旋状弹簧钢丝可以防止插管壁由于受压狭窄而造成血流不畅,所述动脉插管可以释放动脉血满足人体对氧的需求,克服原有插管的不足,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方便,提高效率,适应范围广,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透视图。
附图标记:入口1、插管体2、侧孔3、出口4、弹簧钢丝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体外膜肺氧合动脉插管,包括插管体2、入口1、出口4和侧孔3。插管体末端为锥形,插管体采用医用聚氯乙烯材料制成。插管体2前端直径较小的一端为出口4,后端直径较大的一端为入口1。在长锥形的插管体2上分段设有若干个侧孔3;若干个侧孔3分别在插管体2中部及出口4附近的侧壁上;插管体较长,可以插至升主动脉,出口4附近侧壁上的侧孔3可以释放经体外膜肺氧合的动脉血入主动脉弓,插管体2中部侧壁上的侧孔3可以释放动脉血至降主动脉,插管体2靠近出口端内壁上设有螺旋状弹簧钢丝5,螺旋状弹簧钢丝5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螺旋状弹簧钢丝5可以防止插管壁由于受压狭窄而造成血流不畅。
本实用新型动脉插管使用方便,可以插至主动脉弓处,提高上半身的氧分压,安全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正峰,未经顾正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749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肛门或阴道清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体脂肪移植用吸脂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