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涡轮增压器回油管路及涡轮增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75672.0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9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海;关秀玲;姚长林;孙平;兰燕杰;贺燕铭;马童立;李红强;周启顺;姜强;韩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39/14 | 分类号: | F02B39/14;F01M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10110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涡轮 增压 油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涡轮增压器回油管路及涡轮增压器。
背景技术
涡轮增压器因其对提高发动机功率、降低燃油消耗率、改善排放方面的功效,已广泛应用于发动机中。涡轮增压器靠发动机机油对其进行润滑,而绝大多数涡轮增压器回油类型均属于重力回油,即靠机油自身的重力顺着管路流出。涡轮增压器现有的进、回油方式:涡轮增压器进油口与发动机主油道相通。涡轮增压器回油口通过回油管与发动机本体的回油口(如机体回油口、曲轴箱回油口或油底壳回油口)相连,而发动机本体的回油口位置均在发动机油底壳机油液面以上(便于排出回油管中的气体,防止气体堵塞回油管、阻碍回油),且低于涡轮增压器回油口,并有足够的落差,机油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回油。
现有的涡轮增压器回油管路实现回油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回油管末端,即回油管的回油端直接插入发动机的主回油道内,为保证密封性,需要设置密封圈,密封圈在使用过程中会因为磨损造成漏油的危险;另一种是使用软连接将回油管末端连接至主回油道,这样由于软连接的刚性不足,不仅增加成本还会涉及漏油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增强回油管路连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涡轮增压器回油管路,以及采用该回油管路的涡轮增压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涡轮增压器回油管路,包括进油端、回油端,及连接于所述进油端与所述回油端之间的回油管道,所述进油端设有固定法兰,所述固定法兰通过螺栓与所述增压器的回油口连接;所述回油端设有琵琶接头,所述琵琶接头通过三通螺栓与主油道连接。
优选地,所述涡轮增压器回油管路整体为金属管结构。
优选地,所述回油管道设有波纹段。
优选地,所述波纹段靠近进油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涡轮增压器,包括涡轮机壳体、连接到所述涡轮机壳体的排气歧管,以及涡轮增压器回油管路,所述涡轮增压器设有回油口,所述涡轮增压器回油管路包括:进油端、回油端,及连接于所述进油端与所述回油端之间的回油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端设有固定法兰,所述固定法兰通过螺栓与所述增压器的回油口连接;所述回油端设有琵琶接头,所述琵琶接头通过三通螺栓与主油道连接。
优选地,所述回油口设置于涡轮增压器中间体。
优选地,所述涡轮增压器回油管路整体为金属管结构。
优选地,所述回油管道设有波纹段。
优选地,所述波纹段靠近进油端。
本实用新型的涡轮增压器回油管路,其进油端及回油端均通过螺栓固定,增强了连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涡轮增压器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涡轮增压器回油管路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以下实施方式中所提及的“上”、“下”、“左”、“右”、“正面”和“反面”均以各图所示的方向为基准,这些用来限制方向的词语仅仅是为了便于说明,并不代表对本实用新型具体技术方案的限制。
请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涡轮增压器包括:涡轮机壳体 10、连接到所述涡轮机壳体10的排气歧管20,以及涡轮增压器回油管路30。
本实用新型的涡轮增压器在回油时,机油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顺着增压器回油管路30流到与主油道(发动机本体的回油口),然后进入发动机油底壳。
所述涡轮增压器设有回油口(图中未标示),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回油口设置于涡轮增压器中间体11。所述回油口设置有法兰连接部与涡轮增压器回油管路30连接。
请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涡轮增压器回油管路30包括:进油端31、回油端32,及连接于所述进油端31与所述回油端32之间的回油管道34。
所述进油端31设有固定法兰311,所述固定法兰311通过螺栓313与所述增压器的回油口连接。具体的连接方式为,所述固定法兰311上开设第一连接孔318,所述涡轮增压器的回油口的法兰连接部开设第二连接孔(图中未标示),螺栓313穿设第一连接孔318和第二连接孔,将固定法兰311固定至涡轮增压器中间体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756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