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雷达的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在线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75915.0 | 申请日: | 2013-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03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黄新波;李自清;张晓伟;王玉鑫;肖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3/50 | 分类号: | G01S13/50;G01S13/86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雷达 输电 线路 外力 破坏 在线 监测 系统 | ||
1.基于雷达的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雷达传感器(10)、多个雷达信号处理单元(1)、多个视频监控单元(7)、多个视频监控装置(12)、多个线路分机(2)、3G通信网络(3)、监控中心(4)和电源模块(5),其中所述的雷达传感器(10)、雷达信号处理单元(1)与线路分机(2)依次连接,视频监控装置(12)、视频监控单元(7)与线路分机(2)依次连接,线路分机(2)、3G通信网络(3)和监控中心依次通过信号连接,所述的电源模块(5)分别与线路分机(2)和3G通信网络(3)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雷达的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雷达信号处理单元(1)与雷达传感器(10)相连,所述的雷达信号处理单元(1)包括模数转换器(1-2),模数转换器(1-2)的引脚(33)与雷达传感器(10)的引脚5相连接,模数转换器(1-2)的引脚7、引脚11和引脚28分别与DSP(1-1)的引脚97、引脚98和引脚95相连接;DSP(1-1)的引脚102与电容C1串联,电容C1接地,DSP(1-1)的引脚104与电容C2串联,电容C2接地,引脚102与引脚104之间并联有晶振1;DSP(1-1)的引脚11、引脚12和引脚65分别与ZigBee通信模块1-3的引脚3、引脚2和引脚5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所述的基于雷达的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在线监测系统,所述的雷达传感器(10)采用K-波段带VCO的雷达收发器IVS-179。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路分机(2)的结构包括:微处理器单元(6)分别与雷达信号处理单元(1)、电源模块(5)、视频监控单元(7)、数据存储单元(8)和液晶显示单元(9)相连接。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模块(5)包括依次并联的太阳能电池(5-1)、电阻R1、充电保护电路(5-2)、场效应管A(5-3)、+12V蓄电池(5-4)、放电保护电路(5-6)、+3.3V和+5V电源稳压器(5-7),所述的太阳能电池(5-1)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12V蓄电池(5-4)的正极和负极相连接,太阳能电池(5-1)和+12V蓄电池(5-4)的负极接地,太阳能电池(5-1)的正极与+12V蓄电池(5-4)的正极之间串联有二极管D1,二极管D1位于+12V蓄电池(5-4)和场效应管A(5-3)之间,二极管D1的负极与+12V蓄电池(5-4)的正极相连接,场效应管A(5-3)还与充电保护电路(5-2)相连接,电阻R2与放电保护电路(5-6)之间连接有场效应管B(5-5),场效应管B(5-5)与+12V蓄电池(5-4)的负极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程大学,未经西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7591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锤式破碎机用三金属破碎锤
- 下一篇:锤头以及具有该锤头的破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