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中医儿科专用腹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75918.4 | 申请日: | 2013-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8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田福玲;李旗;马会霞;贾永森;曹慧娟;闫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联合大学 |
主分类号: | A41B13/08 | 分类号: | A41B13/08;A61M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中医 儿科 专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中医儿科专用腹围。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家庭用婴幼儿腹带多为单纯的具有保暖效果,但由于婴幼儿特殊的体质特征,脾胃运化功能不健全,同时也易受寒热邪气侵袭,因而易出现腹泻、腹痛等消化不良的证状,而市场上常用的一些治疗消化不良的贴剂,贴敷时间久了,会导致婴儿皮肤红肿瘙痒,不能进行持续腹部外敷,进而影响治疗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中医儿科专用腹围,它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很好地克服现有腹带治疗作用单一等缺点,能起到保暖效果好兼具保健、治疗的效果。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第一腹带1、第二腹带2、第三腹带3、第四腹带4、第五腹带5、第六腹带6、上层7,中层8、下层9、药袋10、缝合线11、第一粘扣12、第二粘扣13和围腹14,围腹14由上往下设置有上层7、中层8和下层9,上层7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腹带1和第四腹带4,中层8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腹带2和第五腹带5,下层9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腹带3和第六腹带6,中层8的中间设置有药袋10,药袋10与中层8通过第一粘扣12活动连接在一起,上层7的下表面的两侧与下层9的上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粘扣13,上层7与下层9通过第二粘扣13连接在一起,上层7、中层8和下层9的左右两侧和上侧通过缝合线11缝合连接在一起。
所述的围腹14的长为40cm。
所述的第一腹带1、第二腹带2、第三腹带3、第四腹带4、第五腹带5、第六腹带6的长均为30-50cm,便于依据婴幼儿腹围大小进行调节。
所述的上层7与下层9的宽均为15cm,中层8的宽为10-13cm。
所述的上层7与下层9均为纯棉布材料制成,中层8与药袋10均为聚丙烯纤维材料制成。
所述的药袋10与中层8活动相连,便于药袋的取放及添加不同的药物。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保暖效果好,具有透气性,同时还兼具了保健、治疗的效果,制作成本低廉,便于在医院、家庭中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第一腹带1、第二腹带2、第三腹带3、第四腹带4、第五腹带5、第六腹带6、上层7,中层8、下层9、药袋10、缝合线11、第一粘扣12、第二粘扣13和围腹14,围腹14由上往下设置有上层7、中层8和下层9,上层7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腹带1和第四腹带4,中层8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腹带2和第五腹带5,下层9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腹带3和第六腹带6,中层8的中间设置有药袋10,药袋10与中层8通过第一粘扣12活动连接在一起,上层7的下表面的两侧与下层9的上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粘扣13,上层7与下层9通过第二粘扣13连接在一起,上层7、中层8和下层9的左右两侧和上侧通过缝合线11缝合连接在一起。
所述的围腹14的长为40cm。
所述的第一腹带1、第二腹带2、第三腹带3、第四腹带4、第五腹带5、第六腹带6的长均为30-50cm,便于依据婴幼儿腹围大小进行调节。
所述的上层7与下层9的宽均为15cm,中层8的宽为10-13cm。
所述的上层7与下层9均为纯棉布材料制成,中层8与药袋10均为聚丙烯纤维材料制成。
所述的药袋10与中层8活动相连,便于药袋的取放及添加不同的药物。
本具体实施方式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保暖效果好,具有透气性,同时还兼具了保健、治疗的效果,制作成本低廉,便于在医院、家庭中推广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联合大学,未经河北联合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759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