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VGA音视频延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77046.5 | 申请日: | 2013-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425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星;陈宏洲;钱根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视泰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775 | 分类号: | H04N5/775;H04N5/44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1512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vga 视频 延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服务器系统领域,具体是VGA音视频延长器,应用于有VGA接口的显示设备进行远距离传输的场合。
背景技术
VGA(Video Graphics Array)即视频图形阵列,是IBM在1987年随PS/2(PS/2 原是“Personal System 2”的意思,“个人系统2”,是IBM公司在1987年推出的一种个人电脑。PS/2电脑上使用的键盘鼠标接口就是现在的PS/2接口。因为标准不开放,PS/2电脑在市场中失败了。只有PS/2接口一直沿用到今天)一起推出的使用模拟信号的一种视频传输标准,在当时具有分辨率高、显示速率快、颜色丰富等优点,在彩色显示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个标准对于现今的个人电脑市场已经十分过时。即使如此,VGA仍然是最多制造商所共同支持的一个标准,个人电脑在加载自己的独特驱动程序之前,都必须支持VGA的标准。例如,微软Windows系列产品的开机画面仍然使用VGA显示模式,这也说明其在显示标准中的重要性和兼容性。
延长器是用来延长信号的器件,通常用于长距离直连线材无法满足传输要求的情况,一般是为了确保信号长距离无衰减的传输而设计,因此多是有源的。延长器一般分发送端和接收端,发送端负责完成信号获取和压缩的作用,接收端负责完成信号的解码和端口分配。为了使信号能够达到最好的质量,在独立供电的设备端一般会有增益或者其它参数独立调节的旋钮。发送和接受端之间可以是同轴电缆,双绞线(网线),甚至是光纤等等,根据设备应用而不同。
但是目前的市场上还没有一种VGA音视频专用的延长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VGA音视频专用的延长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VGA音视频延长器,包括信号源输入端、编码模块、编码输出端、编码输入端、解码模块、运放模块、信号输出端,其特征在于信号源输入端与编码模块连接并将采集到的信号输入到编码模块,编码模块与编码输出端连接并将信号源输入端采集到的信号进行编码后通过编码输出端输出到编码输入端,编码输入端与解码模块连接并将到收到的编码信号输入到解码模块,解码模块与运放模块连接并将编码输入端收到的编码信号解码后传输到运放模块,运放模块与信号输出端连接并将解码模块解码后音视频信号进行放大后通过信号输出端输出。编码输出端与编码输入端通过网线连接。编码输出端与编码输入端通过CAT5/5E/6类线进行差分传输。
本实用新型所述编码输出端与编码输入端通过CAT5/5E/6类线进行差分传输解决了VGA信号不能进行长距离传输的问题,可以将视频及音频信号最远传输到300米,分辨率越高,占用的带宽越大,相对传输的距离越短。而且采用差分信号进行传输,可以有效抑制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所产生的共模干扰,对EMI可以有很好的抗干扰性。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其中:
1—信号源输入端,2—编码模块,3—编码输出端,4—编码输入端,5—解码模块,6—运放模块,7—信号输出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VGA音视频延长器,包括信号源输入端1、编码模块2、编码输出端3、编码输入端4、解码模块5、运放模块6、信号输出端7,其特征在于信号源输入端1与编码模块2连接并将采集到的信号输入到编码模块2,编码模块2与编码输出端3连接并将信号源输入端1采集到的信号进行编码后通过编码输出端3输出到编码输入端4,编码输入端4与解码模块5连接并将到收到的编码信号输入到解码模块5,解码模块5与运放模块6连接并将编码输入端4收到的编码信号解码后传输到运放模块6,运放模块6与信号输出端7连接并将解码模块5解码后音视频信号进行放大后通过信号输出端7输出。编码输出端3与编码输入端4通过网线连接。编码输出端3与编码输入端4通过CAT5/5E/6类线进行差分传输。
本实用新型所述编码输出端3与编码输入端4通过CAT5/5E/6类线进行差分传输解决了VGA信号不能进行长距离传输的问题,可以将视频及音频信号最远传输到300米,分辨率越高,占用的带宽越大,相对传输的距离越短。而且采用差分信号进行传输,可以有效抑制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所产生的共模干扰,对EMI可以有很好的抗干扰性。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视泰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视泰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770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信道光纤传输网络架构
- 下一篇:音视频矩阵切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