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直管灯堵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78380.2 | 申请日: | 2013-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9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赵兴;朱剑虎;陆利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电电子(张家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1/002 | 分类号: | F21V21/002;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李相雨 |
地址: | 215618 江苏省张家港经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直管灯堵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LED直管灯堵头。
背景技术
LED灯具有无汞、能耗小、发光效率高的优点,作为一种普遍使用的节能灯具,日益取代传统的钨丝灯和荧光灯。LED直管灯发光均匀、明亮,易于安装,一般应用于办公场所,取代以前的荧光直管灯。LED直管灯通常包括灯管、设置在灯管内的安装LED的光源板(如PCB板、PWA板)、设置在灯管两端用于连接光源板和电源的堵头。
通常的LED直管灯堵头的结构如图1所示,堵头为两个直径不同的圆筒体成型的一体结构,直径较小的一端连接电源电极,直径较大的一端连接灯管,即将灯管插入到直径较大的一端。
由于灯管和堵头连接灯管的一端的横截面均为圆形,所以灯管和堵头之间容易发生旋转,难以定位。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如何避免灯管和堵头之间发生相对转动。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LED直管灯堵头,该堵头包括连接灯管的第一筒部和连接电源电极的第二筒部,其中:
第一筒部的第一端和第二筒部的第一端相连;
第一筒部的筒壁从其第二端起向其第一端方向延伸有一凸起结构,从而该凸起结构轴向对应的筒部的内腔截面不为圆形。
优选地,该凸起结构为径向向外凸起。
优选地,该凸起结构为径向向内凸起。
优选地,第一筒部和第二筒部为一体成型的部件。
优选地,第一筒部和第二筒部为连接在一起的两个单独成型的部件。
优选地,第一筒部的直径大于第二筒部的直径。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LED直管灯堵头可以避免堵头和灯管之间发生相对转动,并且可以不需要在堵头和灯管之间的接触面涂覆粘结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传统的LED直管灯堵头的正面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的LED直管灯堵头的正面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的LED直管灯堵头的侧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的LED直管灯堵头的俯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的LED直管灯堵头沿图4的A-A线剖开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的LED直管灯堵头的正面视图;图3是该LED直管灯堵头的侧视图;图4是该LED直管灯堵头的俯视图;图5是该LED直管灯堵头沿图4的A-A线剖开的剖面图。由图中可知,本实用新型的LED直管灯堵头包括两个直径不同的圆筒体1和2,圆筒体1和2连接在一起,直径较小的圆筒体2的一端连接电源电极(图中未示出),直径较大的圆筒体1的一端连接灯管(图中未示出),圆筒体1用于容纳灯管的筒壁的一部分成型一个凸起结构3,该凸起结构3从圆筒体1的开口处向靠近圆筒体2的方向延伸。
虽然图中示出的是圆筒体1的直径大于圆筒体2,但是两者的直径也可以相等或者圆筒体2的直径大于圆筒体1,这取决于实际需要。圆筒体1和2优选为一体成型的部件,但是也可以单独成型再连接在一起。堵头还包括连接灯管内电线和外部电源电极的电气结构部分,这都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电电子(张家港)有限公司,未经宝电电子(张家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783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