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型硅油减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79597.5 | 申请日: | 2013-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59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孙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宏丰奥凯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173 | 分类号: | F16F15/173;F16H55/36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涂三民 |
地址: | 214111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硅油 减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硅油减振器,尤其是一种柴油发动机曲轴的带内皮带轮的及带信号齿的组合型硅油减振器。
背景技术
目前,柴油机硅油减振器功能单一,主要是利用硅油的阻尼作用来吸收曲轴扭转振动的能量,再将硅油减振器吸收的能量是以热的形式散发出去,并且在减振器前后需加装内皮带轮,来带动其他辅件,另外还需在飞轮上加工传递曲轴转速信号的信号,增加了飞轮加工成本,也增加了发动机的重量及成本,并传递的信号有时会不怎么稳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节省空间、加工方便、能够提供高质量曲轴转速信号且大大提高电控柴油机的控制稳定性和排放水平的组合型硅油减振器。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组合型硅油减振器,在减振器本体上开设有轴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三通孔,在减振器本体的外圆右端面一体连接有外皮带轮,在外皮带轮的外圆上开设有外皮带槽,在外皮带轮的外圆右端部上一体连接有信号齿,在外皮带轮以内的减振器本体的右端面一体连接有减振器内凸环,在外皮带轮与减振器内凸环之间的减振器本体的左端面一体连接有内皮带轮,在内皮带轮的外圆上设有内皮带槽,在外皮带轮与减振器内凸环之间设有惯性块,在惯性块的右端面上设有盖板,在减振器内凸环的外圆上设有轴承带。
在内皮带轮外侧的减振器本体的左端面设有散热片。
在惯性块的左端面内嵌有左限位圈,在惯性块的右端面内嵌有右限位圈。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节省空间、加工方便的优点,本实用新型更重要的是能够提供高质量曲轴转速信号,大大提高电控柴油机的控制稳定性和排放水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组合型硅油减振器,在减振器本体1上开设有轴孔11、第一通孔12、第二通孔13与第三通孔14,在减振器本体1的外圆右端面一体连接有外皮带轮2,在外皮带轮2的外圆上开设有外皮带槽5,在外皮带轮2的外圆右端部上一体连接有信号齿7,在外皮带轮2以内的减振器本体1的右端面一体连接有减振器内凸环3,在外皮带轮2与减振器内凸环3之间的减振器本体1的左端面一体连接有内皮带轮4,在内皮带轮4的外圆上设有内皮带槽6,在外皮带轮2与减振器内凸环3之间设有惯性块8,在惯性块8的右端面上设有盖板9,在减振器内凸环3的外圆上设有轴承带10。
在内皮带轮4外侧的减振器本体1的左端面设有散热片15。
在惯性块8的左端面内嵌有左限位圈16,在惯性块8的右端面内嵌有右限位圈17。
本实用新型外皮带轮2和内皮带轮4集成到减振器本体1上,将信号齿7集成到外皮带轮2上,较原来的硅油减振器增加了外皮带槽5和内皮带槽6,这样能省去加装内皮带轮,同时也省去了飞轮上加工信号齿,从而降低成本,使此硅油减振器的功能更全面,结构更加合理。本实用新型带信号齿7的硅油减振器可广泛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柴油发动机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宏丰奥凯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宏丰奥凯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795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平板式漆雾处理文氏口
- 下一篇:一种用于车辆的冷却方法和冷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