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油机油底壳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80001.3 | 申请日: | 2013-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78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范习民;杨林强;钱德猛;崔宁;李波;徐立强;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1/00 | 分类号: | F01M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吉海莲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油 机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发动机润滑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汽油发动机油底壳,属于汽车动力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油底壳是发动机上重要的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为润滑系统贮存和提供润滑油,并与框架一起构成曲轴箱,油底壳设计的原则是要保证发动机在不同的运行工况下,都能为发动机润滑系统提供机油。油底壳的结构设计、密封性能、储油功能、吸油的顺畅与否都直接关系到整个发动机的好坏,其中任何一项功能失效,轻者造成用户的抱怨,重者造成发动机损坏。
油底壳一般为薄钢板冲压或铝合金铸造形成的。薄钢板油底壳成本较低,但振动噪声相对较大。铝合金油底壳强度高,NVH性能较好,但成本略高。
油底壳在贮存机油的同时,也要起到对缸内燃烧噪声进行密封阻隔的作用。由于其受到整机振动激励较强烈,刚度相对发动机缸体较低,容易产生局部模态变形,油底壳与缸体之间的密封空气形成的声学空腔容易产生瞬态压力波动,辐射中高频段噪声。因此,油底壳设计需要根据CAE分析和试验验证在设计空间和重量的目标下尽可能地提升强度,优化NVH性能。
综合上述的油底壳工作状况,要求油底壳具有较好的强度、热传导性、隔声性和耐疲劳等综合性能。
油底壳按照润滑油大量储存位置的不同,可分为湿式和干式油底壳两类。
湿式油底壳是传统的润滑系统结构形式,其安装在发动机的缸体框架上,与缸体一起构成发动机曲轴箱,作为储存、收集和冷却机油的容器。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油底壳即属于湿式油底壳。
干式油底壳仅收集发动机工作时循环的机油,与发动机缸体一起构成曲轴箱。贮存机油是通过额外的收集箱实现的。其润滑系统的特定是回流到油底壳内的润滑油不断被一只或两只吸油泵抽出,并输送到位于发动机外部的贮油箱中,然后由一只机油泵将润滑油送到发动机内部的润滑系统中去。干式油底壳的优点在于可以保证整车在大幅度倾斜的条件下不间断供油,同时避免润滑油与曲轴箱中的高温气体接触,可以有效减少机油氧化变质,但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阻隔缸内燃烧噪声传播的高强度汽油机油底壳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油机油底壳,包括油底壳本体,所述油底壳体本体顶部设有油底壳本体法兰面,所述油底壳本体法兰面上设有螺栓孔和凹槽,所述凹槽用于盛放密封胶;所述油底壳本体由油底壳主油包和油底壳肩部组成,所述油底壳主油包中还设有油底壳泄油孔,所述油底壳泄油孔设置在油底壳主油包侧端面上;其中,所述油底壳主油包内侧设计有多个搭子,该搭子上设挡油板螺栓孔;在所述油底壳主油包外部下端面上设有主油包加强筋;所述油底壳肩部端面呈波浪形面,其内侧设置有多条肩部加强筋和下沉凸台,所述下沉凸台在所述油底壳肩部外侧端面设置有下沉凸台法兰面,所述下沉凸台法兰面上设有螺栓孔。
优选的,所述油底壳主油包底面设计有倾角。
优选的,所述油底壳泄油孔与油底壳主油包底面等高。
优选的,所述下沉凸台法兰面两侧各引出下沉凸台加强筋。
优选的,所述油底壳本体采用铝合金高压铸造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油机油底壳成本低,刚度和强度适中,在提升发动机与变速箱的整体扭转刚度的同时,也增大了发动机与变速箱的连接刚度,进而提升了动力总成的扭转频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油底壳结构示意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油底壳结构底面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油底壳结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油底壳结构肩部正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如下:
螺栓孔1,搭子2,凹槽3,油底壳泄油孔4,油底壳主油包5,油底壳肩部60,肩部加强筋6,下沉凸台7,下沉凸台加强筋8,主油包加强筋9,波浪形面,下沉凸台法兰面11,螺栓孔12,油底壳本体13,挡油板14,螺栓15,油底壳本体法兰面18。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800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障碍物自动检测的方法
- 下一篇:用户侧的能效诊断与分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