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绝缘听针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82284.5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614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吴海峰;张宏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唐国际盘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H1/00 | 分类号: | G01H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王明霞 |
地址: | 301907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维修诊断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绝缘听针。
背景技术
听针又称听音棒、听漏器、机泵听针、听棒、机泵听棒、不锈钢听棒、防爆听棒、铜听棒、镀铬工具钢听针、听音杆、防爆铜合金听针、防爆合金铜听针、不锈钢听针、不锈钢听音棒。听针是检查机器、设备故障,阀门漏水漏气,锅炉漏水,煤矿井下透水声、发电机转子扫镗声的理想的工具,利用声音传导原理能准确判断问题部位。
听针是端尖尾部配一球形物能与耳孔密切贴合的金属棒,也可测试设备零部件有无裂痕。听针使用方法是:用手锤敲打设备零部件,听其是否发生破裂杂声,可判断有无裂痕产生;听针的听头为大于听杆直径的球形物,有放大听音效果的功能;把听针的尖头一端接触需要测定的部位,另一端(即听头)用拢起的手指轻轻握住对着耳朵,就能听出异常(听针除尖头部分接触被测部位及听头接触手指和耳朵外,其他部位禁止与其他物体接触),利用声音传导原理准确判断问题位置。
听针的使用方法为:手握听针,将听针的首段接触在被听设备上并保持一定的压力,将听针的末端紧贴一侧耳朵,运行设备的声音通过听针传递给人耳再传递给大脑,通过与大脑中记忆的正常运行声音进行对比来判断设备运行是否正常。听针可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石化、发电、冶金、煤矿、矿山、机械、阀门、管道、军工、锅炉、机械制造、机械维修等行业。
目前,电力行业中使用的听针为硬质金属材料听针。该听针材质有不锈钢、工具钢、铜合金等,易导电,在使用存在以下缺陷:一,极易造成人身触电而危及生命安全,有触电危险;二,使用时必须手持,不方便;三,其硬度高,如果无意触及转动部件,易对人体造成直接伤害。
实用新型专利CN201464173U公开了一种带双耳罩的听音棒,由中空锥形听音棒头,空芯听音棒体,三叉聚氯乙烯软管,耳件簧,耳管,耳塞,隔音罩组成,其中:中锥形听音棒头与空芯听音棒体焊接或螺纹连接,将一端分叉的聚氯乙烯软管的不分叉端连接在空芯听音棒体的末端,分叉的一端接两根耳管;两根耳管的一端安装有耳塞,之间安装有耳件簧;在耳管与耳塞之间安装有隔音罩。其结构简单,听音准确,提高了设备运行是否正常的判断力,特别适合在高噪音环境下设备现场维护维修使用。该实用新型应用于电气设备时需要手持空芯听音棒体与电气设备接触,由于空芯听音棒体为金属材料,所以该带双耳罩的听音棒应用于电气设备时也存在触电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的绝缘听针,尤其适合应用于电力行业机械设备的诊断维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绝缘听针,包括听针探头、听管、耳管和耳塞,听管的一端分叉,听针探头为一端为尖锥形的中空管,听针探头另一端与听管不分叉的一端相连,听管分叉的一端分别与两根耳管相连,两根耳管的另一端装有耳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听针探头外部设有绝缘层,绝缘层涂敷在听针探头表面。
本实用新型绝缘听针在听诊器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将听诊器拾音部分由胸件改变为听针探头,并在听针探头的外部设有绝缘层。听针使用时需要手握听针,将听针的首段接触在被听设备上并保持一定的压力。为防止因听针探头导电造成人身触电而危及生命安全,本实用新型绝缘听针探头外部设有绝缘层。
绝缘层包括内层和外层,内层为直接涂敷在听针探头上的混合有粘附力增强剂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层,外层为聚酰亚胺树脂层。
因听针探头需经常手握使用,所以听针探头的绝缘层应该良好的粘附性和机械性能。本实用新型中,绝缘层分为两层,内层为直接涂敷在听针探头上的混合有粘附力增强剂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层,外层为涂敷在内层外的聚酰亚胺树脂层。
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强度高,其拉伸强度超过172MPa,在1.8MPa负荷下热变形温度为274℃,其粘接性、柔韧性及耐碱性更佳,耐磨性良好,且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对金属和其它材料有很好的粘接性能。本实用新型听针探头绝缘层内层为直接涂敷在听针探头上的混合有粘附力增强剂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层,其具有很强的粘附性,可避免绝缘层膨胀或起泡,从而降低绝缘听针的绝缘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唐国际盘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大唐国际盘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822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热电偶的开关柜温度检测装置
- 下一篇:智能钢筋混凝土汽车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