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海水养殖热回收的毛细管换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82575.4 | 申请日: | 2013-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753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胡松涛;李绪泉;常忠;刘国丹;施志钢;王刚;王海英;于慧俐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3/06 | 分类号: | A01K6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33***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海水 养殖 回收 毛细管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毛细管换热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海水养殖热回收的毛细管换热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海水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海水养殖日益昌盛。然而海水养殖需要诸多的条件,其中对水温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一项。目前对海水养殖水温的控制大多采用锅炉加热或普通海水源热泵加热。采用锅炉加热会消耗大量能源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费,同时由于煤、油或气燃烧会产生废渣和废气,对当地的土地、水和大气造成污染,影响水产品产量,甚至会造成绝产或某些海洋物种的灭绝;采用普通海水源热泵系统,由于采用贵重金属作为板式换热器的材料,又会使成本急剧增加,初投资增大。
另外,现今的系统大多不采取热回收措施,对资源也是极大的浪费。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海水养殖热回收的毛细管换热系统,具有结构合理,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回收废热,节能,环保,实用,经济高效的特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海水养殖热回收的毛细管换热系统,包括毛细管热回收系统、毛细管网前端换热系统、水源热泵系统、毛细管再热系统和海水管路;毛细管热回收系统包括毛细管网热回收换热器12和换热水箱9;毛细管网前端换热系统包括毛细管网前段端热器14和取热水箱11;毛细管再热系统包括毛细管网再热换热器13和再热水箱10;水源热泵系统包括水源热泵机组3、冷却水泵6和冷冻水泵7;海水管路包括新鲜海水管路1和海水排水管路2;新鲜海水管路1包括过滤器8、新鲜海供给水泵5、第一阀门15、第二阀门16和第三阀门17;海水排水管路2包括海水排水泵4;
过滤器8位于新鲜海水管路1入口段,过滤器8进口端朝向大海,出口端与新鲜海水供给水泵5一端相连,新鲜海水供给水泵5另一端分为两条支路,一条支路与毛细管网热回收换热器12一端相连,另一条支路与第三阀门17一端相连,毛细管网热回收换热器12另一端分两条支路,一条支路与第一阀门15一端相连,另一条支路与第二阀门16一端相连,第二阀门16另一端与毛细管网再热换热器13一端相连,毛细管网再热换热器13另一端与第一阀门15另一端相连共同接入养殖池;海水排水泵4位于海水排水管路2的入口段,海水排水泵4入口端与养殖池相连,海水排水泵4出口端与换热水箱9一端相连,换热水箱9另一端与第三阀门17另一端相连共同与取热水箱11一端相连,取热水箱11另一端通过海水排水管路2与大海相连;毛细管前端换热器14一端与水源热泵3的接口a相连,毛细管前端换热器14另一端与冷却水泵6出口相连,冷却水泵6进口与水源热泵3接口b相连;再热水箱10一端与冷冻水泵7出口相连,另一端与水源热泵3接口c相连,冷冻水泵7入口与水源热泵3接口d相连。
所述的毛细管网热回收换热器12,毛细管网再热换热器13、毛细管网前端换热器14中的毛细管网采用4.3×0.85mm标准毛细管,每根毛细管内的流速为0.05~0.2m/s,毛细管内流动状态为层流。
所述的一种用于海水养殖热回收的毛细管换热系统在海水养殖中的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热回收系统采用毛细管网换热系统,通过改变热泵机组四通阀的方向实现冬季制热和夏季制冷。这样用于海水养殖热回收的毛细管换热系统可以充分回收海水养殖排放废水中的能量,节约能源,节省运行费用,用热泵替代了锅炉供热,不需要煤、油或气,不造成污染,而且本系统采用毛细管网代替板式换热器,减少了设备初投资。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废水中的冷热量可再生能源,具有换热效率高、造价低廉,高效节能、绿色环保、初投资低和运行费用低等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新鲜海水管路-1,海水排水管路-2,水源热泵机组-3,海水排水泵-4,新鲜海水供给水泵-5,冷却水泵-6,冷冻水泵-7,过滤器-8,换热水箱-9,再热水箱-10,取热水箱-11,毛细管网热回收换热器-12,毛细管网再热换热器-13、毛细管网前端换热器-14、第一阀门-15、第二阀门-16、第三阀门-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及工作原理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理工大学,未经青岛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825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书架
- 下一篇:一种整合开料、搬动及弯管的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