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半自动式定位压紧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83625.0 | 申请日: | 2013-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11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兴;张伟;薛依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锋彼欧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邓琪 |
地址: | 20180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自动 定位 压紧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紧工装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半自动式定位压紧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外饰产品中雷达支架的装配通常是通过胶带粘贴形式实现的,并且客户对其定位和粘接力有明确要求,现有的工装由快夹和定位机构两部分组成,首先通过定位机构对雷达支架和保险杠蒙皮进行定位,然后由快夹施加一定的压紧力,从而实现对雷达支架的定位和压紧。然而,这种方案的缺陷在于:该定位机构的定位芯棒由四氟乙烯制成,容易磨损;快夹的压紧力不可控,容易产生偏差,并且占用操作工位,人员操作不方便,浪费装配节拍;容易碰伤,存在安全隐患;需要多个动作完成雷达支架安装,费时费力,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半自动式定位压紧工装,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压紧工装的压紧力不可控、占用操作工位、安全性差以及耗费工时的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半自动式定位压紧工装,所述定位压紧工装包括: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大头部,自所述大头部的底部竖直延伸的定位芯棒,以及与所述大头部连接并对称设置在所述定位芯棒两侧的至少两个压紧块;以及下拉机构,所述下拉机构包括:竖直延伸的下拉本体,设置于所述下拉本体上并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弹簧,以及与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的气缸;其中,所述定位芯棒与所述下拉本体通过卡扣结构配合,所述卡扣结构通过所述气缸在所述弹簧的牵引下可沿竖直方向运动。
所述卡扣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定位芯棒末端的卡槽,以及设置于所述下拉本体顶端的钩部。
所述钩部与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弹簧的牵引下沿竖直方向运动。
所述定位芯棒上靠近所述大头部的一端具有径向延伸的凸台,所述凸台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压紧块间隔设置。
所述凸台在靠近所述大头部的一端的外表面上具有与雷达支架配合的定位防错结构。
所述定位防错结构形成为长条形凸缘。
所述凸台在远离所述大头部的一端具有与保险杠孔配合的圆柱形外表面。
所述至少两个压紧块分别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大头部的两侧。
所述下拉本体上具有用于将其固定于装配胎具上的螺孔。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半自动式定位压紧工装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通过气缸带动卡扣结构实现压紧机构的下拉效果,压紧力可控,保证了效果一致;省却了快夹结构,节省操作空间,安全性得到提高;通过定位芯棒以及凸台的特殊设计,使得压紧机构定位准确,防止错放;气缸控制锁紧及放开,省力省节拍,节省工时。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半自动式定位压紧工装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压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下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所示的半自动式定位压紧工装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使能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功能、特点。
如图1~4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半自动式定位压紧工装,该定位压紧工装由压紧机构100和下拉机构200两部分组成,其中,该压紧机构100包括:大头部1,定位芯棒2以及至少两个压紧块3,定位芯棒2自大头部1的底部竖直延伸,至少两个压紧块3以定位芯棒2为中心轴对称设置并连接于大头部1,优选通过螺钉分别固定于所述大头部1的两侧,定位芯棒2的末端则具有卡槽21;下拉机构200包括:下拉本体4,弹簧5以及气缸6,弹簧5设置于下拉本体4上并沿其长度方向延伸,弹簧5的一端与气缸6连接,另一端与设置于下拉本体4顶端的钩部41连接,该钩部41与定位芯棒2末端的卡槽21卡扣配合,并可在弹簧的拉伸力作用下沿着下拉本体4的长度方向运动,通过与卡槽21的卡扣配合进而拉紧定位芯棒2。
如图2所示,定位芯棒2上靠近所述大头部1的一端具有径向延伸的凸台7,该凸台7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压紧块3间隔设置,所述凸台7在靠近所述大头部1的一端的外表面上具有与雷达支架配合的定位防错结构,本实施例中该定位防错结构优选为长条形凸缘71,从而在装配时与雷达支架上的凹槽相配合,起到定位准确,防错的功能。该凸台7在远离所述大头部1的一端则具有与保险杠孔配合的圆柱形外表面,从而在装配时与保险杠孔的内表面配合,辅助定位芯棒提高定位功能。如图3所示,下拉本体4上还具有用于将其固定于装配胎具上的螺孔4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锋彼欧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延锋彼欧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836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