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对角线开孔舭部肋板的集装箱船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84978.2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2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田丰增;江萍;徐德喜;王延凤;于聪;沈艳霞;刘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14 | 分类号: | B63B3/14;B63B35/00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慧专利事务所 21215 | 代理人: | 刘琦 |
地址: | 116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对角线 开孔舭部肋板 集装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建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集装箱船舭部肋板的改进。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大型集装箱船设计及建造领域,舭部台阶肋板连接内底肋板和边舱垂直桁下端,受到海水的挤压作用,应急集中非常明显,往往通过提高板厚以及在角隅嵌入厚板/高材质板的方法,严重影响结构设计美观型,大大增加了结构建造工作量,进而增加建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大型集装箱船产品上,提高结构安全性,降低施工工作量,提高施工工作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对角线开孔舭部肋板的集装箱船,包括既作为边舱垂直桁下端固定端又作为双层底肋板的固定端的舭部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板为矩形肋板,所述肋板上的开孔位于对角线上。
本发明为了减小应力集中,取消大量的舭部肋板角隅插入板。减少施工工作量,提高施工工作效率,降低船舶建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集装箱船典型强框架的舭部肋板受力特点是:肋板即作为边舱垂直桁(类似悬臂梁)下端固定端,同时又是双层底肋板的固定端。受到外界海水的挤压作用,结构应力集中非常明显,而且受结构形式的制约,不可避免。根据柔性设计的原理,通过在舭部台阶肋板的对角线上开孔,可以达到弱化此肋板刚度,降低应力集中的目的。
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标号1位置表达了对角线开孔形式;以及如果不弱化肋板刚度,标号2位置需要插入板。其中,标号1的开孔应布置在对角线3上;通过对角线3上设置的开孔,可以将舷侧垂直桁及底部肋板受到的海水压力载荷较均匀的分布到邻接结构上,从而减小而引起的在2所示位置上的应力集中。从而使得标号2位置处不需要做局部加厚插入板,提高了材料利用率,降低了施工工作量。
此外,图中,标号11表示外板;标号12表示舭部外板;标号13表示外底板;标号14表示内底;标号15表示纵舱壁。
本发明应用于大型集装箱船;按传统的集装箱船此位置的设计方法,经船级社有限元分析,应力集中相当严重,角隅位置需要嵌入厚/高材质板,临近的人孔也要用面板圈加强。通过采用柔性设计的方法,弱化台阶肋板的刚度,能有效降低应力集中程度,分散垂直桁和双层底肋板传递过来的载荷,达到了不用插入板就能满足应力集中的强度要求,通过了船级社的有限元分析。这一发明的应用降低了施工工作量,提高了钢材利用率,缩短了建造周期,提高了施工工作效率,从而有效降低了本船建造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849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周转钢结构独立杯基杯芯模
- 下一篇:新型双液注浆端头混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