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脱式水密接插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84993.7 | 申请日: | 2013-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93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何立岩;康守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R13/523 | 分类号: | H01R13/523;H01R13/62;H01R13/633;H01R13/639;H01R24/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白振宇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密 插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下潜水器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自脱式水密接插件。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海洋开发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海洋科考与资源开发活动越来越频繁。在这一过程中,水下机器人及各式水下潜水器,尤其是大水深潜水器,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使命。
潜水器水下勘察或作业时,通常都会在潜水器外部携带一些勘察或作业用仪器、设备,如机械手、采样篮等。一些大型无人或载人潜水器,还可根据需要,携带外部伴随小型水下机器人如微型ROV(遥控水下机器人)等。这些外挂水下设备或小型水下机器人在复杂的水下环境下,存在与水下礁岩、珊瑚、渔网等水下障碍物发生刮碰损坏甚至牵挂住潜水器本体,使其无法移动及上浮的危险。此时潜水器为安全自保,往往会抛弃诸如机械手、微型ROV等设备,使其重新具备水下自由活动及上浮能力而回归母船;对于载人潜水器,为保障下潜人员安全返回,“断臂自救”更是化险为夷的重要手段。目前,外挂水下设备或小型水下机器人等与潜水器的脱离已经有比较成熟的技术手段,但是潜水器抛弃这些外挂设备并与潜水器脱离后,潜水器和外挂设备之间水密接插件仍处于连接状态,因此,在外挂设备与潜水器脱离后水密接插件也必须伴随自动脱离已成为必须攻克的技术难题。
现有常用的水密接插件,其插头与插座的连接通常是螺纹连接。即插头上的连接螺帽(内螺纹)与插座壳体前端的外螺纹连接在一起,满足连接强度及水密性要求。因此要想使插头与插座分离,必须将彼此间的连接螺纹副分离,这在复杂水下环境中是难以操作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潜水器与外挂设备之间脱离后、潜水器和外挂设备之间水密接插件脱离困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脱式水密接插件。该自脱式水密接插件在外挂设备与潜水器脱离后能够自动伴随潜水器脱离。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水密插头及水密插座,其中水密插座包括插座壳体、磁环,该插座壳体的一侧安装在潜水器本体上,所述磁环安装在插座壳体的外圆周面上,所述插座壳体的内部设有橡胶硫化体及环氧灌封体;所述水密插头包括插头壳体及解锁套,该插头壳体的一侧安装在潜水器的外挂设备上,另一侧与所述插座壳体的另一侧密封插接,所述插头壳体的内外通过橡胶硫化体实现密封;所述解锁套套设在插头壳体上,该解锁套的一端通过磁力与磁环连接,所述水密插座与水密插头通过磁环与解锁套之间的磁力连接为一体,所述解锁套的另一端通过绳索与所述外挂设备相连;所述外挂设备与潜水器脱离后,所述解锁套通过外挂设备的自重与磁环分离,进而实现所述水密插头及水密插座的分离。
其中:所述插头壳体的外圆周面上均布有多个锁销,每个锁销沿轴向均开有环槽,该环槽内容置有弹簧;所述插头壳体外圆周面上均布有与所述锁销数量相同的凹槽,所述锁销的一端插设在该凹槽内,另一端与所述解锁套抵接;所述锁销的另一端为球冠状,所述插座壳体一侧的端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布有与所述锁销数量相同的定位螺钉,所述锁销上沿轴向开有条形槽,所述定位螺钉的一端伸入该条形槽内,对锁销轴向定位;所述插头壳体上设有用于限位的挡圈;所述解锁套的另一端开有通孔,该通孔通过绳索与所述外挂设备相连;所述插座壳体一侧的端面上开有密封槽,该密封槽内设有与所述实现密封的端面密封环;所述插座壳体与插头壳体插接的部分通过径向密封环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分离方便,在潜水器与外挂设备之间脱离后,可以自动地脱离,脱离后的水密插座自身的水密性及结构强度,使其能够承受暴露在水中所受到的环境水压,保障系统其它功能正常工作而不受损害。
2.本实用新型的水密插头与水密插座之间通过解锁套和磁环的磁力及锁销连接为一体,在解锁套与磁环分离后,锁销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脱离插头壳体,达到潜水器与外挂设备彻底分离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其中:1为橡胶硫化体及环氧灌封体,2为端面密封环,3为插座壳体,4为定位螺钉,5为锁销,6为弹簧,7为解锁套,8为挡圈,9为插头壳体,10为径向密封环,11为磁环,12为条形槽,13为通孔,14为凹槽,15为密封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849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下专用变压器
- 下一篇:自卸车大厢后门防摆止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