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钥匙扣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85552.9 | 申请日: | 2013-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55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吴连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连羽 |
主分类号: | A44B15/00 | 分类号: | A44B1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罗伟平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钥匙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钥匙扣。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钥匙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开锁工具。目前,携带钥匙主要依靠钥匙扣和钥匙包,对于现有的钥匙扣来说,主要由扣座和扣环两部分组成,扣座和扣环固定连接,然后钥匙再通过扣环连接,然而这样的的扣环不能围绕扣座而活动,当人们在开锁时,首先要从腰带上摘下扣座,然后再用挂在扣环上的钥匙开锁就比较麻烦,而且扣环不能自由活动,有时候还会出现钥匙卡死在扣座里面的情况,这样根本就开不了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钥匙扣,通过扣座和扣环转动连接实现了扣座和扣环自由运动,这样在使用钥匙扣的时候不会出现钥匙卡死在扣座的情况,提高了开锁的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钥匙扣,包括扣座和扣环,所述扣座和所述扣环转动连接,所述扣环包括扣环本体和转轴部,所述扣环本体与所述转轴部连接为一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钥匙扣的一种改进,所述扣环本体包括连接体和设置于所述连接体的滑槽,所述连接体包括两个第一连接体和一个第二连接体,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连接体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体与另一个所述第一连接体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钥匙扣的一种改进,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体和一个所述第二连接体组合形成圆弧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钥匙扣的一种改进,所述转轴部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转轴部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体的端部边缘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钥匙扣的一种改进,所述转轴部设置为中空的圆柱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钥匙扣的一种改进,所述扣座包括扣座本体及与所述扣座本体活动连接的卡接部,所述扣座本体包括连接部和弯钩部,所述弯钩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为一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钥匙扣的一种改进,所述弯钩部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台阶部,所述卡接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台阶部,所述第一台阶部与所述第二台阶部相匹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钥匙扣的一种改进,所述卡接部的内部设置有扭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钥匙扣的一种改进,所述卡接部的表面设置有标识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包括扣座和扣环,所述扣座和所述扣环转动连接,所述扣环包括扣环本体和转轴部,所述扣环本体与所述转轴部连接为一体。通过扣座和扣环转动连接实现了扣座和扣环自由运动,所述转轴部与所述连接部两侧的孔间隙配合,使得转轴部围绕着连接部的孔而转动,这样在使用钥匙扣的时候不会出现钥匙卡死在扣座的情况,提高了开锁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2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其中,1—扣座、2—扣环、3—扣环本体、4—转轴部、5—连接体、6—滑槽、7—第一连接体、8—第二连接体、9—扣座本体、10—卡接部、11—连接部、12—弯钩部、13—第一台阶部、14—标识区、15—第二台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具体实施方式1,如图1、2所示,一种钥匙扣,包括扣座1和扣环2,扣座1和扣环2转动连接,扣环2包括扣环本体3和转轴部4,扣环本体3与转轴部4连接为一体,扣环本体3包括连接体5和设置于连接体5的滑槽6,滑槽6设置为条状结构,连接体5包括两个第一连接体7和一个第二连接体8,其中一个第一连接体7通过第二连接体8与另一个第一连接体7固定连接。转轴部4设置为两个,两个转轴部4分别设置于两个第一连接体7的端部边缘处,转轴部4设置为中空的圆柱结构,这样节省了转轴部4的用材。两个转轴部4分别与连接部11的侧部的两孔间隙配合,通过转轴部4使得扣环本体3围绕连接部11自由运动,在使用钥匙扣的时候不会出现钥匙卡死在扣座的情况,提高了开锁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连羽,未经吴连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855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