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光二极管、背光源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88055.4 | 申请日: | 2013-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99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谢祥;周伟;戴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58 | 分类号: | H01L33/58;F21S8/00;F21V13/02;G02F1/13357;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背光源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ED)是一种能发光的半导体电子元件,具有高效、节能、亮度高、可靠性好等优点,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显示装置、照明等领域。目前,大部分的液晶显示器(LCD)的光源已经采用LED背光源。
请参考图1,其为现有技术的LED背光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LED背光源100包括铁框110、胶框120、导光板130、一组光学膜片140和若干个发光二极管150,所述胶框120、导光板130和若干个发光二极管150均设置于所述铁框110的上方,所述光学膜片140位于所述导光板130的上方,所述若干个发光二极管150位于所述胶框120和导光板130之间,所述发光二极管150的发光面正对着所述导光板130的侧面,所述发光二极管150发出的光线射入所述导光板130的侧面。
请参考图2,其为图1中发光二极管的放大示意图。如图2所示,发光二极管150包括支架151、芯片152、引脚(图中未示出)和光学封胶153,所述支架151与所述引脚固定,所述支架151具有凹槽154,所述芯片152设置于所述凹槽154中并与所述引脚电连接,所述光学封胶153覆盖所述芯片152并填满所述凹槽154,所述光学封胶153中远离所述芯片152的一侧为出光面155,所述发光二极管150产生的光线从出光面155射出。请继续参考图1,如图1所示,所述出光面155靠近导光板130,所述发光二极管150发出的光线经由出光面155射入所述导光板130的侧面。
为了尽可能地提高发光二极管150的光能利用率,LED背光源在设计上要求发光二极管150与导光板130的间隙为零,即出光面155直接与导光板130接触, 但是由于组装工艺的限制,出光面155与导光板130的零间隙是难以实现的,发光二极管150与导光板130总会存在一定的间距。如图1所示,发光二极管150发出的光线从出光面155射出后要先经过空气再进入导光板130,其中,靠近出光面155上下两侧的光线由于对应导光板130的边缘位置,部分光线会偏离导光板130,导致一部分光能会损失,光线在空气中经历的路程越长,光能损失越严重。也就是说,出光面155与导光板130的间隙越大,光能损失越严重。
由于发光二极管150与导光板130之间的配合无法实现理想的零间隙,因此发光二极管150发出的光线在在射入导光板130的过程中总会损失一部分光能。这就导致LED背光源100亮度比较低。
基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发光二极管的光线在射入导光板的过程中存在光能损失并导致LED背光源亮度低的问题,已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包括:支架、芯片、引脚和光学封胶;
所述支架具有凹槽,所述芯片设置于所述凹槽中并与所述引脚电连接;
所述光学封胶覆盖所述芯片并填充所述凹槽,所述光学封胶远离所述芯片的一侧为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出光面,所述出光面具有第一凹凸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凹凸结构平行于所述出光面的截面面积沿第一方向缩小或先相等再缩小。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源,所述背光源包括:导光板及若干个如上所述的发光二极管;
所述若干个发光二极管的出光面均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相对设置并靠近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发光二极管。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光二极管、背光源及显示装置中,通过在发光二极管的出光面设置具有聚光作用的第一凹凸结构,使得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 线集中射向导光板,从而降低发光二极管的光能损耗,提高所述背光源及显示装置的亮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LED背光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发光二极管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发光二极管结构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发光二极管形成光学封胶前的正视图;
图5和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发光二极管形成光学封胶后的正视图;
图7至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第一V形锯齿断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背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880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免焊线的正装LED芯片
- 下一篇:强力结合式透明多角度发光LED灯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