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维立体多图层式无人机实时定位监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89437.9 | 申请日: | 2013-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3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梁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谋强 |
主分类号: | G05D1/10 | 分类号: | G05D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3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立体 多图层式 无人机 实时 定位 监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飞行监控管理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维立体多图层式无人机实时定位监管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测绘、勘探、灾情预防、环境监测、农业灌溉、应急处理、森林防火、电力巡线、航空摄影等各领域不断涌现出对新技术手段的迫切需求,无人机凭借其成本低廉、机动灵活、可全天候工作等优点而在这些领域得到广泛使用。与此同时,如何能提高对作业过程中的无人机监控管理效率,全面确保无人机全空域安全飞行作业至关重要,才能满足多样化飞行区域作业的现状需求。
目前,国内外无人机监控管理的产品广泛采用的是基于二维数字地图的二维图形化监控管理模式,以二维曲线显示无人机飞行轨迹,飞行姿态以大量无人机运动参数显示,存在监管直观性、准确性较差、专业性太强、使用不方便、易出现误判断等缺点;在实时定位方面,采用单一的GPS卫星定位系统进行位置定位,如果GPS应用受到限制或干扰,即出现盲区,将导致系统无法定位,严重影响对飞行中的无人机实时监控管理;同时,在通信方面,仅采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信息传送,遇到无网络信号的通信盲区,就会失去对无人机飞行的实时监控管理能力,将大大增加无人机丢失或撞击等严重飞行事故的发生率,在盲区无人机的飞行安全就不能保障。由于以上种种弊端的存在,因此现有的监控管理系统根本无法满足多架无人机在全空域安全飞行作业监控管理的真实需求。
而且,随着空中作业的无人机的增加,用户需要同时对空域中多架无人机实时监管的需求日渐凸显,然而传统的产品仍局限于“一对一”的监管模式,无法满足多机协同飞行监管的需求;更为重要的是,空中作业无人机的增加,同一空域下多架无人机同时执行作业,势必造成空域资源的紧张,特别是给载人的民航客机带来潜在的碰撞威胁,而传统的产品则无法给空管部门提供一个妥善的解决方法。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无入机监控管理系统(如智能鸟小型无人机地面监控系统、航信无人机地面站导航监控系统),均采用二维图形化监控管理模式,来实现对无人机的飞行轨迹显示,即二维数字地图作为背景以二维曲线显示无人机飞行轨迹。二维曲线的飞行轨迹只由经纬度构成,并不能直观的体现飞行高度,因此当两架飞机所处位置的经纬度相同时,二维地图上将显示为两架飞机相互重叠的状态,极易给监控管理人员带来飞机碰撞的误判断。更为重要的是,飞行姿态是以实时的、大量的无人机运动参数显示,只能由监控管理人员通过对这些运动参数综合分析、判断,才能得出无人机飞行姿态状况,专业化太强、直观性差;并且这种方式对监控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较高,往往会因为专业飞行知识和经验的不足,造成错误判断,得到不正确的飞行姿态结果,这将给无人机飞行监控管理及飞行安全带来严重的后果。综上可知,该类产品对无人机飞行轨迹及姿态的监控管理直观性、准确性较差,用起来不够方便,易出现误判断,导致监控管理效率低,根本无法满足现今无人机快速发展、安全飞行高效监控管理、多样化的危险飞行区域作业的现状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三维立体多图层式无人机实时定位监管装置,它采用全新的三维立体多图层式无人机动态实时监控管理模式,通过接入google等第三方地图数据,实现来自不同数据源的三维多图层立体叠加显示及无人机仿真三维模型对飞行实时动态监管,准确、直观、便捷,产品高度集成,功能强大,监管高效,系统定位无盲区,实现多无人机协同监控、覆盖全空域飞行的高精度实时连续无缝定位、无人机与地面监控终端间实时连续不间断通信并覆盖全空域的特点,系统运行可靠性高及稳定性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谋强,未经梁谋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894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