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快速插接式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89537.1 | 申请日: | 2013-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7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韩正超;孙涛;马云双;刘东元;王坚群;梁建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6 | 分类号: | H02G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曲艳 |
地址: | 26611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插接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头,特别涉及一种快速插接式接头。
背景技术
在轨道车辆上,通常需要敷设大量的电线电缆等,电线电缆设置在车体底部,安装在线槽或线管内,线槽、线管再固定安装在车体底架上。在需要与车上设置连接的位置,需要将相关的电线电缆分离出来,通过分线盒、线槽等固定进而与车上设备连接。所以,轨道车辆的电线电缆在实际安装时需要将电线电缆与线槽、分线盒等固定连接。
电线电缆根据功能和种类分成多个线束,线束外会套有尼龙软管,起到保护的作用,现有技术中,尼龙软管与线槽、分线盒之间也通过接头连接,在接头的端部设置螺纹,在线槽、分线盒上开设安装孔,在安装孔侧设置与接头螺纹配合的螺母,通过螺母与螺纹之间的连接将接头与线槽、分线盒固定连接在一起。在安装时,需要在线槽、分线盒等内部放置紧固螺母,安装非常不便,安装效率低,并且在紧固时需要较大的施工空间,而轨道车辆的车底由于安装较多的设备,施工空间受到较大限制。同时,接头与线槽、分线盒之间的密封圈,在接头旋转过程中,容易变形进而影响其密封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靠的快速插接式接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快速插接式接头,包括接头本体和密封垫,在所述接头本体的端部沿周向设置有可收缩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卡固在被连接件的安装孔处,所述密封垫套设在所述接头本体上,在所述接头本体上还设置有密封垫限制部,在安装后所述密封垫限制部将所述密封垫压紧固定在所述被连接件上。
进一步,所述被连接件为线槽、分线盒、或设备箱。
进一步,所述可收缩的卡接部由多个斜锲式卡钩组成,每两个所述卡钩之间具有用于收缩的间隙。
进一步,所述卡钩的止挡侧面与所述密封垫的侧壁之间的距离等于或略小于所述被连接件安装孔处的壁厚。
进一步,所述密封垫限制部为凸出设置在所述接头本体外圆周表面上的凸台。
进一步,所述凸台呈圆环状沿所述接头本体外圆周表面设置。
进一步,在所述凸台的外圆周面上具有多个间断或连续的平面。
进一步,所述接头本体为改良聚酰胺材料。
进一步,所述接头本体的另一端部与尼龙软管固定连接,在所述接头本体上沿周向设置有呈条状的开口,卡簧伸入所述开口内固定所述尼龙软管。
综上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快速插接式接头,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整体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靠,提高了安装效率。
(2)在安装过程中,不需要扳手等安装工具,节省了安装空间,在有限的空间里可安装更多的接头,实现更密集的布线环境。
(3)接头本体部分没有了螺纹,取而代之的是卡槽,使得接头本体的头部更短,可将更多的空间提供给电缆走线。
(4)该安装过程,无需旋转,在安装后直接用密封垫密封安装口,不会导致密封垫的变形,影响其密封性能。
(5)通用性强,可以通过选择不同厚度的密封垫来适配不同壁厚的线槽和分线盒等被连接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快速接头与尼龙软管和被连接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接头本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3所示,接头本体1,密封垫2,尼龙软管3,被连接件4,卡接部5,安装孔6,卡钩7,间隙8,密封垫限制部9,止挡侧面10,侧壁11,平面12,开口13,卡簧14,凹槽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快速插接式接头,包括接头本体1和密封垫2,接头本体1的末端连接尼龙软管3,接头本体1的前端与线槽、分线盒、设备箱等被连接件4连接,尼龙软管3安装在轨道车辆的电线电缆的外部。本实施例中,接头本体1采用与尼龙软管3相同的尼龙材料,也可采用热塑性弹性体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895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