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输电线路防山火预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0589.0 | 申请日: | 2013-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60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梁允;周宁;李哲;谭磊;张小斐;郭志民;马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8B17/00 | 分类号: | G08B17/00;G08B25/1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刘建芳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电 线路 山火 预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生产和气象监测的交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电线路防山火预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河南省位于中国中东部,地势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千里太行山脉、伏牛山脉、桐柏山脉、大别山脉沿省界呈半环形分布,山地丘陵面积7.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4.3%,属于山火多发省区,特别是每年11月份至次年5月份属于山火高发期。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山火多发地带陆续建设了诸多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输电线路,电网供电能力得到空前提高,同时山火对输电线路乃至河南电网的威胁也愈加严重,近年来多次发生山火导致输电线路故障的事件,给河南电网的运行安全带来了巨大压力。
传统的人工、直升机巡线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对山火监测及时性和准确性的要求。
目前,气象卫星的应用已经远远超出传统的气象范畴,应用气象卫星对热源具有探测能力的特点,开展森林火灾监测工作,就是气象卫星在非气象领域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既可用于森林火灾的早期发现,也可用于对已发生的森林火灾的跟踪监测。
极轨气象卫星也叫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其轨道在地球上空800至1000公里,采用红外遥感技术、红外照相原理和可见光照相技术,通过卫星绕极运行和地球自转,从宇宙空间探测地球大气、海洋环境以及地球上的生态状况。由于气象卫星具有经济和社会效益巨大、观测区域宽广、观测频次高的特点,至今世界各国已经发射了200颗气象卫星,通过获取地球大气的三维空间温度、湿度、压强、辐射等定量数值气象资料,对天气和气候进行预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输电线路防山火预警装置,能够监测山火发生情况,并及时预警。
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输电线路防山火预警装置,包括极轨气象卫星、数据接入隔离装置、中央处理单元,所述的极轨气象卫星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数据接入隔离装置,数据接入隔离装置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中央处理单元,所述的中央处理单元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有报警装置。
所述的中央处理单元采用计算机。
还包括有风速、风向传感器,所述的风速、风向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数据接入隔离装置连接中央处理单元的信号输入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输电线路防山火预警装置,该装置能够对极轨气象卫星监测获取的经纬度监测、时刻点监测和像元素监测等监测数据进行监测,实现对输电线路附近山火预警信息的发布,提高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最终将山火监测预警短信发送至相关运维和检修人员,提高输电线路巡视的目的性和运行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防山火预警装置,包括极轨气象卫星、数据接入隔离装置、中央处理单元以及风速、风向传感器,所述的风速、风向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数据接入隔离装置连接中央处理单元的信号输入端,所述的极轨气象卫星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数据接入隔离装置,数据接入隔离装置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中央处理单元,所述的中央处理单元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有报警装置,所述的报警装置采用预警短信发送装置。所述的中央处理单元采用计算机。
所述的极轨气象卫星用来监测获取经纬度监测、时刻点监测和像元素监测等监测数据,通过外网数据接入隔离装置将监测数据传输至电力系统内的计算机,数据接入隔离装置使采集的数据安全可靠。所述的风速、风向传感器采集到风速、风向信息也发送给计算机,计算机内设置有各个监测数据的设定值信息,当任一监测值超过设定值的范围,则计算机发出报警信号给报警装置,报警装置则进行报警,提醒工作人员进行相关操作。所述的极轨气象卫星所发送的监测数据存储在计算机内,工作人员可以随时调取查看历史数据,以便掌握各个信息的变化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05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