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偏心低流阻蝶阀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1030.X | 申请日: | 2013-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62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范建超;仝龙飞;郭文现;王伟欣;宋新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煜达阀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22 | 分类号: | F16K1/22;F16K1/36;F16K47/04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孙笑飞 |
地址: | 4675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偏心 低流阻蝶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用的蝶阀,尤其是一种三偏心低流阻蝶阀。
背景技术
蝶阀作为开启或关闭管道和设备的介质的阀门,在管道和设备中起着调节和截流的作用,在石油,天然气,化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现有技术中比较先进的蝶阀是三偏心蝶阀,阀体和阀座为连体构件,阀座密封表面层堆焊耐温、耐蚀合金材料,多层软叠式密封圈固定在蝶板上。
如图1所示,因为阀杆轴线和蝶板密封面间偏置一个尺寸偏心A,并与阀体通道之间偏置一个尺寸偏心B,阀座回转轴线与阀体通道轴线形成一个偏心角偏心C,故形成三偏心。蝶阀在0°-90°开启时,蝶板密封面会在开启的瞬间立即脱离阀座密封面,在90°-0°关闭时,只有在关闭的瞬间,其蝶板圆锥形密封面才会接触并压紧阀座圆锥形密封,所以阀座与蝶板上的密封面之间没有任何的摩擦,去除了磨损和泄漏的可能性。
这种蝶阀与传统蝶阀相比还具有具有耐高温,操作轻便,关闭时随着传动机构的力矩增大来补偿密封,提高了蝶阀的密封性能及延长使用寿命的优点。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为了保证蝶板能够承受足够的压力而不损环,这种阀门的蝶板整体结构通常做的很厚,从而造成流阻大,能耗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偏心低流阻蝶阀,能使同种规格的蝶阀降低重量,并能在使用时降低介质流动的阻力,还可以保证蝶阀的使用强度。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偏心低流阻蝶阀,包括阀体、蝶板和阀杆,所述蝶板具有一个圆盘状的密封体,该密封体通过阀杆可转动的设置在阀体内,在该密封体的圆周上设有与阀体配合的密封面,在该密封体的一侧,设有一个与密封体固定连接的加强导流体,该加强导流体由一个平行于密封体的加强板和分别设置在加强板两端的连接臂组成,所述加强板由连接臂支撑固定在密封体上,使加强板与密封体之间形成供流体通过的导流通道,所述的阀杆由上阀杆和下阀杆两部分组成,上阀杆和下阀杆分别与加强板两端的连接臂连接,且上阀杆穿过阀体与驱动机构相连接。
所述加强板两端的连接臂上均设有用于安装阀杆的安装座,安装座内设有安装孔。
所述的导流通道内设有支撑在加强板与密封体之间的导流板。
在所述蝶板处于最大开度时,所述导流板与密封体均平行于阀体的轴线。
所述的导流板相对于密封体倾斜设置。
所述的加强板在与导流通道相垂直的方向的宽度为密封体直径的0.55-0.58倍,其与导流通道相平行的方向长度为其宽度的1.20-1.25倍,所述的导流板为复数块,均呈梯形,梯形的短底边与加强板的长度相一致并与其固定连接,梯形的长底边与密封体连接,复数块导流板依次首尾相接构成横截面呈W形的支撑结构。
有益效果:
1、加强板与密封体之间形成的导流通道,在蝶阀处于开启状态时,可以供流体介质通过,从而降低了蝶板对流体介质的阻力。
2、导流通道的设置使加强导流体具有中空的支撑结构,与实心的蝶板相比,在达到同样强度要求下,材料用量要显著小于实心蝶板。且这种中空结构蝶板实体部分厚度之和也小于实心蝶板,对流体的阻力也要小于实心蝶板。
3、导流板设置成梯形结构,使蝶阀开启时,梯形板的腰部迎向流体,从而使导流板对流体的阻力面呈一倾斜的斜面,进一步减少了对流体介质的阻力,降低了能耗,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4、导流板首尾相接构成的W形支撑结构也进一步保证了整个蝶板的强度,从而增强了蝶阀的工作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三偏心蝶阀的三偏心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图中,1、上阀杆,2、蝶板紧固销,3、阀体,4、六角螺栓,5、密封体,6、压板,7、密封座,8、下阀杆,9、O形圈,10、调整垫,11、底盖,12、加强板,13、导流板,14、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具体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煜达阀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煜达阀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10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平行双闸板闸阀导向结构
- 下一篇:角式截止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