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扭转阻尼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1845.8 | 申请日: | 2013-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2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满福;吴希明;赵昕;章华;王清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C27/51 | 分类号: | B64C27/51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333001***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扭转 阻尼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直升机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扭转阻尼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直升机的扭转阻尼器的安装结构参见图1和图4,它由外筒1通过螺栓5安装在桨毂中央件3上,内筒2通过键6安装在桨毂十字销4上,每个桨毂支臂安装1个扭转阻尼器。其缺点是:由于每个桨毂支臂安装1个扭转阻尼器,每个扭转阻尼器的安装部位都要由外筒1上伸出的耳片与中央件3上伸出的耳片通过4个螺栓5相连接,连接部位需要一定的安装空间。如果桨毂支臂数量小≤6,空间能够满足安装部位结构布置;如果桨毂支臂数量>6,空间不能满足安装部位结构布置,出现结构干涉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组合式扭转阻尼器,以解决桨毂支臂数量>6、空间不能满足安装部位结构布置、出现结构干涉的问题。同时简化结构、减少零件数量,减轻桨毂重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扭转阻尼器构型,包括:外筒、内筒、挤压筒和硫化在内筒与挤压筒之间的橡胶层组成;外筒是1个整体结构,外筒上梅花状设置7个挤压筒7,每个挤压筒7内设置内筒2;内筒2、挤压筒7和橡胶层8是各自独立的,外筒通过4个螺栓固定在中央件上,内筒通过键固定在十字销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扭转阻尼器采用组合形式用于直升机桨毂,采用组合式扭转阻尼器解决了桨毂空间布置、结构干涉的问题;同时零件数量减少了30%,桨毂重量减轻了10%。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用于直升机的扭转阻尼器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1。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2。
图4是现有的用于直升机的扭转阻尼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1。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5、图6,一种组合式扭转阻尼器构型,它由外筒1、内筒2、挤压筒7和硫化在内筒与挤压筒之间的橡胶层8组成。外筒1是1个整体结构,外筒1上梅花状设置7个挤压筒7,每个挤压筒7内设置内筒2。内筒2、挤压筒7和橡胶层8是各自独立的,结构上形成1个组合式扭转阻尼器,但功能上又是各自独立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参见图2、图3,整体式外筒1通过4个螺栓5固定在中央件3上,内筒2各自通过键6固定在十字销4上。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7支臂桨毂)证明,采用组合式扭转阻尼器解决了桨毂空间布置、结构干涉的问题;同时零件数量减少了30%,桨毂重量减轻了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18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色包成型机落料装置
- 下一篇: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