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皮带轮硅油减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2401.6 | 申请日: | 2013-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59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孙跃;王山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宏丰奥凯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173 | 分类号: | F16F15/173;F16H55/36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11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皮带轮 硅油 减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皮带轮硅油减振器,具体的说是一种柴油发动机曲轴的带皮带轮的硅油减振器,属于减震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减震器主要包括橡胶减振器和弹簧减振器。硅油减振器是阻尼作用为主的减振器,用自身阻尼吸收振动能量,在共振点和非共振区都有效果。橡胶减振器是以调频为主的减振器,主要目的是改变共振点在转速区上的位置实现的,只能在特定的转速区内有效。工程机械一般功率和扭转都比较大,工作工况恶劣,如高温等.橡胶元件吸收了过多的能量,很快就会老化.而硅油减振器吸收的能量是以热的形式散发了。并且在减振器前后需加装皮带轮,来带动其他辅件,增加发动机的重量及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带皮带轮硅油减振器,在壳体外侧设置皮带槽,将皮带轮功能集成到减振器的壳体上,降低了生产成本。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皮带轮硅油减振器包括中心设有环形凹腔的壳体,壳体中心设有套装发动机曲轴的曲轴通孔。环形凹腔内容纳惯性块和轴承带,轴承带将惯性块和壳体径向隔开,其特征是:壳体外侧表面设有皮带槽。
进一步的,皮带槽为齿形。
进一步的,环形凹腔的开口处固定盖板,盖板将环形凹腔开口完全盖住。
进一步的,壳体左右两侧分别焊接一个散热片。
进一步的,惯性块与壳体之间设有限位圈。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合理,在壳体外侧设置皮带槽,将皮带轮功能集成到减振器的壳体上,降低了生产成本;减轻了发动机重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轴承带、3-限位圈、4-散热片、5-惯性块、6-盖板、7-皮带槽、8-环形凹腔、9-曲轴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中心设有环形凹腔8的壳体1,壳体1外侧表面设有齿形的皮带槽7,皮带槽7代替实现皮带轮功能。
壳体1中心设有套装发动机曲轴的曲轴通孔9。环形凹腔8内容纳惯性块5和轴承带2,轴承带2将惯性块5和壳体1径向隔开。
环形凹腔8的开口处固定盖板6,盖板6将环形凹腔8开口完全盖住。
壳体1左右两侧分别焊接一个散热片4,散热片4增强了壳体1的散热能力,提高了壳体1的使用寿命。
所述惯性块5与壳体1之间设有限位圈3,惯性块5安装时通过限位圈3定位,安装方便,定位准确。
本实用新型在壳体外侧设置皮带槽,将皮带轮功能集成到减振器的壳体上,降低了生产成本;减轻了发动机重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宏丰奥凯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宏丰奥凯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24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客车发动机自动点火和熄火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平板式漆雾处理文氏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