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药物外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3227.7 | 申请日: | 2013-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00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赵静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6/00 | 分类号: | A61M36/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夏平 |
地址: | 21000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药物 外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具,尤其是一种用于药物灌输时的器具,具体的说是一种防止药物外渗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 在对病人进行药物灌输治疗时,经常会使用医用三通,并会带来药物从三通和导管的连接处渗漏出来的问题。如此,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而且还会污染皮肤或衣物,尤其是某些治疗肿瘤的化疗药物,如果接触到皮肤,还会造成皮肤溃烂。为了防止渗漏,临床中大都是使用塑料纸对三通进行包裹,不仅病人感觉舒服,还影响美观。如果能有一种既能防止药物渗漏,又具安全、美观、舒适的效果,将对改善病人的舒适度具有积极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又安全美观的防止药物外渗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止药物外渗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为三角形袋状,底边封闭,其余边为开敞,且在开敞边上设有可开合的连接结构,可以打开或关闭相应边;所述本体内放置医疗用三通,并使连接在该三通上导管从本体的三个角引出,可防止三通或其与导管的连接处漏出的药物外渗出来。
所述连接结构为多个暗扣或魔术贴,使相应边可以紧密贴合。
所述本体为双层结构,外层由防水材料制成,内层由吸水材料制成。
所述本体上设有警示装置,当本体内层潮湿时,该警示装置可发出警示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仅可以有效防止药物的外渗,而且,还可发出警示信号,提示医护人员及时采取措施,即提高了医护质量,又可提升病人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本体;2-警示装置;3-连接结构;4-三通;5-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为三角形袋状,底边封闭,其余两边为开敞。在本体1的开敞边上设有可开合的连接结构3,可以打开或关闭本体的相应边。所述连接结构3为多个暗扣或魔术贴,并排布紧密,使其扣合时,可以使相应边紧密贴合在一起,防止液体药物的渗出。所述本体1内可放置医疗用三通4,并使连接在该三通上的导管5从本体1的三个角引出。由于当上述连接结构全部扣合时,所述本体1的边缘可以包裹在引出的导管周围,因此,可防止漏出的药物从导管的引出处流出来。所述本体1为双层结构,外层由防水材料制成,内层由吸水材料制成,这样,当药物从三通或导管接口处漏出时,首先被内侧吸收,避免药物流动。同时,外层的防水材料,不仅可防止液体药物渗出,还可防止吸收了药物的内层与外部的接触而可能引起的污染。进一步的,在所述本体1上设有警示装置2。该警示装置2为受潮变色试纸,镶嵌在本体1的外侧中,并与内侧紧贴。当本体内层因吸收液体药物而潮湿时,将使该试纸变色,从而发出警示信号,为医护人员或病人及时发现药物泄漏创造条件。该警示装置2也可使用其他结构,如发光管或蜂鸣器,并通过设置与本体1内层相接触的简单电路及配置电池,使得内层潮湿时,可发出光亮或声响,起到警示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先将本体上的连接结构打开,把连接好导管的三通放在本体中部,然后将本体上的连接结构关闭,将三通及其与导管的连接处包裹在本体中。同时,与三通相连的导管分别从本体的三个角引出,并在引出处被本体包裹住。如果发生药物泄漏,则药物会首先被本体内侧吸收。当药物持续泄露,致使本体内侧足够潮湿时,将触发警示装置,发出警示信号,便于医护人员及时采取措施,消除泄漏,也避免了药物渗漏后造成的污染和对病人皮肤的损伤。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32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