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显示屏幕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4323.3 | 申请日: | 2013-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55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董皓;苏纪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陆汽车系统(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屏幕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屏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显示屏幕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需要对某种设备的显示屏幕进行校准程序和校准后的验证程序,这两个工序,需要使用不同的点击重量来实现。校准程序中,需要使用较大的第一点击重量;验证程序中,需要使用较小的第二点击重量,两种点击重量的切换通过控制一个重量较大的第一砝码和一个重量较小的第二砝码的叠加和分离的方式来实现,其中,第一砝码的重量为第一点击重量与第二点击重量的差值,第二砝码的重量等于第二点击重量。现有技术中,第二砝码保持基本位置不变,利用机械手搬运第一砝码来实现两个砝码的叠加与分离。需要叠加时,机械手首先需要移动到第二砝码的上方并使第一砝码的套孔对准第二砝码的上端,然后再将第一砝码向下移动使第一砝码套设在第二砝码的上端,然后机械手再从第一砝码的中部的环槽中撤出回到原位;分离时,程序与叠加时相同,都要先对准再拾取和搬运,整个搬运过程总计需要十五个步骤,导致测试时间延长,工作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屏幕测试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显示屏校准和验证过程步骤繁琐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示屏幕测试装置,包括第一砝码和第二砝码,还包括:第一砝码导向部,具有使第一砝码可上下运动的导向通孔;第二砝码托举件,具有设置在第一砝码导向部的上方的第二砝码托举部,第二砝码托举部具有使第一砝码和/或第二砝码穿过的贯通空间;升降驱动机构,具有用于驱动第二砝码托举部上下运动的升降驱动部,以使第二砝码托举部分别到达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第二砝码与第一砝码分离,在第二位置,第二砝码叠加到第一砝码上。
进一步地,升降驱动机构为驱动气缸,升降驱动部为从驱动气缸内向上伸出的活塞杆。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屏幕测试装置,还包括:定位基座,升降驱动机构与定位基座固定连接,第一砝码导向部形成于定位基座上,定位基座包括升降驱动机构定位套,升降驱动机构定位套的内部具有升降驱动机构安装空间,升降驱动机构设置在升降驱动机构安装空间内,升降驱动机构定位套的上端的一侧沿水平方向伸出以形成第一砝码导向部,升降驱动部从升降驱动机构定位套的上端伸出。
进一步地,定位基座还包括:第一夹臂,设置在升降驱动机构定位套的下方;第二夹臂,沿水平方向与第一夹臂相对设置,并与第一夹臂之间形成可调节距离,第一夹臂的第一端和第二夹臂的第一端与升降驱动机构定位套固定连接,第一夹臂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螺孔,第二夹臂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螺孔,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内设置有用于调节可调节距离的调节螺栓。
进一步地,第二砝码托举件还具有与升降驱动机构的升降驱动部配合以带动第二砝码托举部与升降驱动部同步运动的驱动连接部。
进一步地,驱动连接部的下表面与升降驱动部的顶面抵接配合;驱动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砝码托举件还包括导向柱,导向柱的第一端与定位基座相连,导向柱的第二端向上贯穿第二通孔以使驱动连接部沿导向柱滑动。
进一步地,第二通孔设置在驱动连接部的与第二砝码托举部相连的第一端,驱动连接部的第二端还设置有与第二通孔的轴线平行的第三通孔;定位基座的上端形成有第四通孔和轴线与第四通孔的轴线平行的第五通孔,且第四通孔和第五通孔之间的距离与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之间的距离相等;导向柱包括第一导向柱和第二导向柱,第一导向柱的第一端插入到第四通孔内,第一导向柱的第二端贯穿第二通孔,第二导向柱的第一端插入到第五通孔内,第二导向柱的第二端贯穿第三通孔。
进一步地,定位基座的上端还设置有位于第四通孔和第五通孔之间的第六通孔,升降驱动部穿过第六通孔与驱动连接部抵接。
进一步地,第一砝码导向部的导向通孔内设置有轴承;第一砝码包括第一段和与第一段相连的第二段,第一段位于轴承的上方并且第一段的外径大于轴承的轴承孔的内径,第二段位于轴承的轴承孔内并且第二段的外径小于轴承的轴承孔的内径。
进一步地,第二砝码呈上粗下细的T字形砝码,T字形砝码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套设在第一砝码的上端的套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陆汽车系统(天津)有限公司,未经大陆汽车系统(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43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环保型高纯竹醋生产收集系统
- 下一篇:一种螺旋藻补气健脾药酒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