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氯气投加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4918.9 | 申请日: | 2013-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11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炬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朱振德 |
地址: | 400053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氯气 污水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氯气投加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环境问题成为了制约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水环境的污染问题,不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还加速了水资源的短缺。城市污水、生活污水、生产污水或经过工业企业局部处理后的生产污水,往往都排入排水系统。这些污水除经处理后,往往是直接排放水体;或者灌溉田地;或者重复使用。众所周知,中国水资源严重缺乏,是世界13个缺水国家之一,水资源的匮乏和水资源的污染已经严重的影响了人民的日常生活,严重的影响了全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如何有效的进行水资源的循环再利用成为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污水处理系统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而言就更重要了。
在进行污水处理的过程中氯气投加消毒效果的好坏与原水PH值、水温、浊度和接触时间有直接的关系。人工进行加氯量控制,不仅对操作工人不安全,而且投加量也难以准确控制。投加量少了,达不到杀菌消毒效果;投加量多了虽杀菌效果得到了保证,但水将呈氯臭味难以饮用,此外管道腐蚀将加剧,生产成本也上升。氯气投加系统具有大惯性、大滞后的特点,其过渡过程和纯滞后时间均较长,并且系统的干扰因素较多。
因此,不断加大我国污水处理的效率和力度,对改善环境质量和人民生存环境,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氯气投加污水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氯气投加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管道连接的进水系统、除砂池系统、氧化沟系统、沉淀系统、污泥脱水系统;所述氧化沟系统包括氧化沟反应池、转碟曝气机、潜水搅拌机、溶解氧仪超声波检测器、流量计、加氯机、余氯计和智能控制系统,所述污水从除砂池系统输出并进入到氧化沟反应池中,所述溶解氧仪超声波检测器获取污水中的含氧量信息并输入到智能控制系统,所述智能控制系统根据预设值来控制转碟曝气机运行,从而改变污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所述潜水搅拌机驱动污水流动使氧化沟反应池中的污水和活性污泥处于搅拌混合状态;所述流量计用于检测氧化沟反应池中污水的流量大小并输入到智能控制系统中;所述余氯计用于检测氧化沟反应池中污水中氯气含量并输入到智能控制系统中;所述加氯机与智能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智能控制系统根据污水中氯气含量选择预设流量值来控制所述加氯机用于向氧化沟反应池中污水投加氯气。
进一步,所述智能控制系统为模糊自整定PID参数控制器。
进一步,所述进水系统包括自动除渣系统,所述自动除渣系统包括电机、电机减速器、耙齿、槽轮和弯轨;所述耙齿与电机连接,所述电机与电机减速器连接,所述耙齿上设置有槽轮,所述槽轮与弯轨配合驱动耙齿在进水系统的水面上进行逆水流方向回转运动。
进一步,还包括智能控制系统,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分别与进水系统、除砂池系统、氧化沟系统、沉淀系统和污泥脱水系统连接并控制进水系统、除砂池系统、氧化沟系统、沉淀系统和污泥脱水系统的工作状态。
进一步,所述进水系统还包括进水泵、进水管道、粗格栅、进水池液位传感器;所述进水管道在进水泵的驱动下将污水输入到粗格栅中并通过粗格栅排除大块杂质物体;
所述进水池液位传感器与智能控制系统连接,所述进水池液位传感器用于获取粗格栅两侧的液位差并输入到智能控制系统,所述智能控制系统控制进水泵的运行及停止。
进一步,所述进水系统还包括清污机和报警装置;所述清污机与智能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清污机的运行和停止根据粗格栅两侧的液位差来决定。
进一步,所述智能控制系统采用型号位为C16的PLC单片机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氯机和余氯计在智能控制系统的作用下,将获取的污水中氯气含量并输入到智能控制系统中;然后智能控制系统根据污水中氯气含量控制加氯机投加氯气的多少,使得氯气量的投加量更加准确,达到杀菌消毒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炬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炬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49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优化视频组的流传输
- 下一篇:半导体存储装置及其驱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