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筋混凝土梁拱型早拆模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5277.9 | 申请日: | 2013-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4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杨丽君;吴瑞潜;李娜;金卫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G13/04 | 分类号: | E04G13/04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应圣义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混凝土 梁拱型早拆 模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筋混凝土梁拱型早拆模板。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多功能大厅、大型会议室等要求较大使用空间建筑物逐渐增多,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梁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施工规范规定,梁的跨度大于8.0m时,其混凝土需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时才能拆除梁底模板,约为混凝土浇筑后28天;梁的跨度小于等于8.0m时,其混凝土需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才能拆除梁底模板,约为混凝土浇筑后7天。为了增加模板的周转率,同时缩短工程工期,通常采用早拆模板体系。传统的早拆模板体系是在施工过程中在梁跨中竖立一根临时附加立柱,使梁的跨度人为减少到小于8.0m,来改变原结构的受力状态,达到模板早拆的目的。但是,传统早拆模板体系施工中需要将每层立柱的上下轴线对准,这对施工的要求很高,具有很大的难度;而且立柱必须等到最上层混凝土养护至设计强度后才能由上而下进行拆除,导致了工期延长和资源利用的滞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上述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多钢筋混凝土梁拱型早拆模板。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钢筋混凝土梁拱型早拆模板,包括拱形支撑单元和成型模板单元,其特征是,所述的拱形支撑单元包括拱形支架和立杆,所述的立杆设置在拱形支架上方,所述的立杆与拱形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的成型模板单元包括底模板和侧模板,所述的侧模板与底模板固定连接,所述的底模板设置在立杆上方。当混凝土养护到一定要求时,就可以拆除拱肩底模和拱肩立杆,供其它楼层或建筑循环使用,节约了工期。
作为优选,所述的立杆包括拱顶立杆和拱肩立杆,所述的拱肩立杆设置在拱顶立杆两侧。
作为优选,所述的底模板包括拱顶底模板和拱肩底模板,所述的拱肩底模板设置在拱顶底模板两侧。
作为优选,所述的拱形支架下部设有拉杆,所述的拉杆两端分别与拱形支架两端固定连接。拉杆可以提高拱形支架的强度,增加拱形支架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的拱形支架下方设有卸力板,所述的卸力板与拱形支架固定连接。卸力板利用增大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防止拱形支架对工作面的损伤,从而起到卸力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的卸力板面积大于拱形支架支脚横截面的面积。
作为优选,所述的拱肩立杆和拱顶立杆的上缘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本钢筋混凝土梁拱型早拆模板拱顶底模长度远远小于拱肩底模,拱顶底模在最后和拱型支架一起拆除,起到临时支点的作用,把整个梁的跨度缩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进而实现拱肩底模和拱肩立杆的尽早拆除与循环使用。同时,由于上下层拱型早拆模板体系不直接接触,其荷载由两端卸力板直接传递给已有的两端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避免了传统早拆体系上下层直接接触造成,消除了立柱必须完全上下对齐带来的施工难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钢筋混凝土梁拱型早拆模板体系不仅能解决传统早拆模板支撑体系立柱需要上下轴线对准的施工难点,还解决了立柱必须等到最上层混凝土养护至设计强度后才能由上而下进行拆除造成的资源浪费问题,而且可以整体移出拱型支架,节约工期,循环使用,施工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拆除拱肩底模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1-拱型支撑单元,11-拱型支架,12-拱肩立杆,13-拱顶立杆,14-拉杆,15-卸力板;2-成型模板单元,21-拱肩底模板,22-拱顶底模板,23-侧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钢筋混凝土梁拱型早拆模板(见附图1、2),包括拱形支撑单元1和成型模板单元2,所述的拱形支撑单元1包括拱形支架11和立杆,所述的立杆设置在拱形支架11上方,所述的立杆与拱形支架11螺纹连接,所述的成型模板单元2包括底模板和侧模板23,所述的侧模板23与底模板固定连接,所述的底模板设置在立杆上方,所述的立杆包括拱顶立杆12和拱肩立杆13,所述的拱肩立杆13设置在拱顶立杆12两侧,所述的底模板包括拱顶底模板21和拱肩底模板22,所述的拱肩底模板22设置在拱顶底模板21两侧,所述的拱形支架11下部设有拉杆14,所述的拉杆14两端分别与拱形支架11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的拱形支架11下方设有卸力板15,所述的卸力板15与拱形支架11焊接固定,所述的卸力板15面积大于拱形支架11支脚横截面的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文理学院,未经绍兴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52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型建筑的施工系统
- 下一篇:一种快速支设卫生间、厨房反沿模板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