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释放混凝土压力的桩壳砼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5288.7 | 申请日: | 2013-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34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智能;魏奇科;李青枫;汪建;宋春芳;狄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66 | 分类号: | E02D5/66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晓兵 |
地址: | 40008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释放 混凝土 压力 桩壳砼管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挖建筑物桩基的附属构建,尤其是一种能释放混凝土压力的桩壳砼管结构。
背景技术
在公路、铁路、桥梁和大型建筑的基础桩施工过程中,基桩施工方法从传统的人工挖掘到机械的旋挖桩施工,由于人工挖孔中劳动强度较大、单桩施工速度较慢、安全性较差等,故逐渐采用效率高、安全性高的旋挖桩技术。如本申请人于2013-03-13申请的,名称为“建筑物桩基的旋挖成孔施工方法” 、申请号为 201310079641.6的发明专利,采用旋挖机械设备挖桩孔,在桩孔内放置带有积土止落装置的混凝土砼管(作为桩基壳体),清理桩孔底部的杂质等,最后向混凝土砼管内浇筑混凝土形成承受重力的建筑物桩基。
其中使用的混凝土砼管,是放置在钢筋笼上的钢筋砼直管段,在管体两端或一端连接部位设置有用于将两相邻管体定位并连接成一体式结构的钢筋连接结构;该种结构能够保证在垂直方向上准确定位两相邻的钢筋砼管,在钢筋砼管内灌注混凝土后,钢筋连接结构能够连接、加固两相邻钢筋砼管;保证管体内浇筑混凝土后两相邻钢筋砼管的结构强度,还能在上方钢筋砼管与下方钢筋砼管进行定位连接时更加方便。详见名称为“用于旋挖桩桩壳结构的钢筋砼管”、申请号为201310079672.1、 申请日是2013-03-13的发明专利。在对该方法以及钢筋砼直管段进行试验中,申请人发现,在浇筑混凝土时,钢筋砼直管段受到流体状的混凝土较大的压力作用,部分钢筋砼直管段的混凝土层出现裂缝等现象;尤其是在桩孔很深时,桩孔下端的钢筋砼直管段受到巨大的压力作用,自身存在裂纹甚至破裂的同时,还不能与新浇筑的混凝土层牢固形成一整体受力结构,影响了桩基的受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降低流体状的混凝土对钢筋砼管的压力作用、防止钢筋砼管产生裂纹甚至破裂的不利现象的发生、保证钢筋砼管与新浇筑的混凝土层牢固形成一整体受力结构的一种能释放混凝土压力的桩壳砼管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释放混凝土压力的桩壳砼管结构,包括砼管本体,砼管本体是中空壳体状,其特征在于:在砼管本体的表面,设置若干泄压孔,泄压孔与砼管本体的内腔连通;在泄压孔上,配合设置一个盖板。
所述盖板采用匝丝连接在砼管本体的钢筋上。
所述泄压孔的形状,为矩形或圆形或三角形。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
(1)在作为桩基壳体的砼管的表面上开设若干个泄压孔,在浇筑混凝土时,能够有效降低流体状的混凝土对钢筋砼管的压力作用,使部分混凝土能够通过泄压孔流到钢筋砼管的外侧而泄压。
(2)由于部分混凝土能够通过泄压孔流到钢筋砼管的外侧而泄压,使钢筋砼管受到的压力大幅度降低,防止钢筋砼管产生裂纹甚至破裂的不利现象的发生。
(3)部分混凝土能够通过泄压孔流到钢筋砼管的外侧,在钢筋砼管的内外侧都形成新的混凝土层,钢筋砼管再新的混凝土层中间,相互结合紧密,形成牢固连接的整体式受力结构,提高桩基的强度等,能承受更大的作用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桩基壳砼管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52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电机组智能预润滑系统
- 下一篇:一种盖塞式窑压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