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强磁点穴振动治疗仪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5824.3 | 申请日: | 2013-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76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陶恩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H39/04 | 分类号: | A61H39/04;A61N2/12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李江 |
地址: | 261053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点穴 振动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点穴治疗仪,适用于全身,特别是躯干、四肢等穴位进行磁疗、点穴和振动按摩治疗,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强磁点穴振动治疗仪,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点穴按摩疗法是通过对体表穴位揉压打点等方式疏通经络,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按摩点穴能疏通气血,通经活络,动员机体的潜在力量,调动全身气血从而达到抗病及延年益寿的作用。
目前,医疗保健通常所用的按摩理疗器具,按摩的面积较大,按摩的功能效率较低;对于点穴仪器,一般是采用针灸针进行点穴,针灸针容易刺入皮肤,虽然对穴位起到刺激的作用,但是往往需要专业针灸师进行操作,再者对于点穴来说,有一些情况是仅仅的点穴就能起到治疗作用而不需要刺入皮肤的;还有些点穴仪器小巧尖利,适用一些肉少皮薄的穴位,稍胖点的人躯干、四肢部位的穴位就不适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强磁点穴振动治疗仪,具有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治疗效果好的优点,能够在全身特别是躯干、四肢等穴位进行磁疗、点穴、振动按摩治疗。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强磁点穴振动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仪包括枪状本体,枪状本体内设有芯体;
所述芯体连接有伸缩装置和振动装置。
一种优化方案,所述芯体包括撞击杆,撞击杆的一端设有永磁体。
另一种优化方案,所述撞击杆的另一端与枪状本体之间连接有弹簧。
再一种优化方案,所述伸缩装置包括传动连接的撞击杆伸缩装置和扳机;
所述撞击杆伸缩装置与撞击杆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撞击杆的外周套装有内管。
再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内管的一端位于枪状本体的枪口的外侧,内管的另一端与与枪状本体之间连接有弹簧。
更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伸缩装置包括传动连接的内管伸缩装置和扳机;
所述内管伸缩装置与内管传动连接。
一种优化方案,所述扳机设有两个工作档。
另一种优化方案,所述振动装置包括电连接的振动器、蓄电池和振动开关;
所述振动器和蓄电池设置在枪状本体的腔体内;
所述振动器与撞击杆传动连接。
再一种优化方案,所述枪状本体上设有用于为蓄电池充电的外接电源插头。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枪状本体内设有芯体,芯体的前端设有永磁体,芯体连接有伸缩装置和振动装置,使用时无需刺入皮内,安全、可靠、疗效快,用于疏筋活络、祛瘀止疼,对关节炎、肩周炎、腰肌劳损、高血压、神经性头痛等常见病和多发病都有较好的疗效,伸缩装置设有两个工作档,特别适合于躯干和四肢部位的穴位治疗,尤其是椎间盘突出的治疗疗效明显;在急救方面的穴位刺激也优于其它的普通器械;由于它的磁疗效应强大,经常使用能起到通经活络、促进血液循环、调节内分泌、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抗衰老、促进身体健康起到保健养生的良好作用;本实用新型易于携带、使用方便;功能强大、疗效显著;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治疗仪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治疗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手柄,2-枪管,3-撞击杆,4-弹簧,5-振动器,6-蓄电池,7-扳机,8-振动开关,9-外接电源插头,10-永磁体,11-撞击杆伸缩装置,12-内管,13-内管伸缩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强磁点穴振动治疗仪,包括枪状本体,所述枪状本体包括手柄1和枪管2,枪管2内设有撞击杆3,撞击杆3靠近枪管2开口的一端设有永磁体10,撞击杆3的另一端连接有弹簧4,所述弹簧4与枪状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永磁体10具有光滑外表面,有效避免损伤皮肤,所述永磁体10采用稀土永磁材料钕铁硼制成,属于高强永磁体,其磁场无须刺入体内就能起到治疗作用,正常情况下其磁场范围在3cm左右,运动时其磁力线可透入人体内达6-9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医学院,未经潍坊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58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