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备泡沫混凝土搅拌系统中的搅拌筒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6134.X | 申请日: | 2013-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05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熊凤鸣;王艳茹;陈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思贝肯节能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C5/08 | 分类号: | B28C5/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梁展湖 |
地址: | 401329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泡沫 混凝土 搅拌 系统 中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制造的机械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制备泡沫混凝土搅拌系统中的搅拌筒。
背景技术
泡沫混凝土又名发泡混凝土,是将化学发泡剂或物理发泡剂发泡后加入到胶凝材料、掺合料、改性剂、卤水等制成的料浆中,经混合搅拌、浇注成型、自然养护所形成的一种含有大量封闭气孔的新型轻质保温材料。泡沫混凝土以粉煤灰、沙子、石粉、尾矿、建筑垃圾、电石粉为主要原料,将制备好的泡沫混凝土块通过专用的切割机进行切割即可得到泡沫混凝土砌块,泡沫混凝土砌块具有强度高不怕冲击,稳定性好干燥收缩不易产生裂纹,隔音隔热性能良好而又耐水防潮等优点,特别是它的成本低,因此,成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这些年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
基于上述原因,近年来国内对泡沫混凝土的生产开始有了较多的研究,但是研究较多的关注制备泡沫混凝土的材料和制备工艺,使如何得到成本更低,保温隔热性能更好地泡沫混凝土,而对泡沫混凝土的搅拌和浇注设备的研究相对较小,目前制备泡沫混凝土的设备大都沿用混凝土搅拌设备,因此,往往存在搅拌不均、容重不稳定、产品质量无法保证、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解决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尽可能将制备原料搅拌均匀,且搅拌效率高的用于泡沫混凝土制备时的搅拌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手段:一种制备泡沫混凝土搅拌系统中的搅拌筒,包括上下开口的圆柱形搅拌筒体和固定在搅拌筒体内壁周向一圈上的多个导料板,所述搅拌筒体上端固设有支撑盖板,所述支撑盖板将搅拌筒体上端开口的2/3封住,所述支撑盖板上具有进料口;所述搅拌筒体底部设有出料装置,所述出料装置的顶部与搅拌筒体的底部之间设有用于控制出料装置与搅拌筒体连通或阻断的控制阀,所述出料装置的底部具有出料口;所述导料板为连接件和导料件构成的T形结构,所述连接件是与搅拌筒体内壁弧度相同的弧形结构且固定在搅拌筒体内壁上,所述导料件为矩形结构且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件上。
作为优化,还包括倾斜设置在连接件和导料件之间的长条形加强件。
作为优化,所述长条形加强件与导料件的夹角为30~45°。
作为优化,所述导料板的数量为3~5个,该3~5个导料板沿搅拌筒体内壁周向一圈均匀布设。
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搅拌筒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的特点;将进料口设置在搅拌筒体的顶部,原料从上而下进料的过程可以进行初步的混合;支撑盖板将上端开口的2/3封住,1/3未封闭,便于操作人员观察搅拌筒体内原料的混合情况;原料在搅拌筒体内混合时,由于搅拌过程中大部分原料被搅至搅拌筒体的内壁附近,使原料整体呈漩涡状,在搅拌筒体内壁上一圈上设置多个导料板,使得搅至搅拌筒体内壁附近原料收到阻挡重新回流至搅拌中心,从而能达到搅拌更均匀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搅拌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搅拌筒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导料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思贝肯节能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思贝肯节能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61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