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输液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7661.2 | 申请日: | 2013-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6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丁爱红;徐翠花;司维美;马立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爱红 |
主分类号: | A61J1/05 | 分类号: | A61J1/05;A61J1/14;A61M5/14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王吉勇 |
地址: | 255200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输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输液瓶。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多使用输液瓶大多是玻璃瓶装,在运输过程中瓶与瓶之间易碰撞导致易碎破裂,输液瓶的瓶颈不足够长给你医生和病人的更换输液瓶的警示时间太短,瓶塞的厚度太薄,针插透后会多出较长针头,高出的部分容易造成液体药剂的浪费和需要人为将针头往下调节;医生在临床就诊使用输液瓶时还需要自制输液瓶悬挂装置,给医护人员增大了极大的工作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输液瓶,它具有可以自带悬挂提手、免于瓶与瓶之间碰撞和给医护人员更换输液瓶警示时间稍长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输液瓶,它包含瓶体、瓶体底座和设置在瓶颈口上的瓶塞,所述瓶体上瓶颈的长度为5-8厘米,所述瓶体底座的反正面上均设有凹槽,凹槽深度为2-4厘米,其中一面的凹槽上设有对称可闭合折叠的两个半圆状提手,两个半圆状提手通过圆孔与凸点的吻合卡扣形成一个圆面并平铺在一面的凹槽上,所述瓶塞由两级圆台梯组成,圆台梯的高度3-5厘米。
进一步地,所述两半圆状提手的任意一半圆状提手的厚度为1-2厘米。
进一步地,所述两半圆状提手形成的圆面的直径小于凹槽瓶体底座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瓶体底座自带提手且提手可以藏于输液瓶底座上不占用空间;输液瓶底座设有凹槽可以有效的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导致的瓶与瓶之间的碰撞破裂;瓶颈加长易于提早给予医护人员或病人更换输液瓶警示信息;加厚瓶塞有助于液体药剂的完全使用,节省医护人员操作工作量,节省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左视图(不包含瓶颈和瓶塞);
其中1.瓶体,2.瓶体底座,3.瓶塞,4.半圆状提手,5.圆孔,6.凸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并结合图2,一种新型输液瓶,它包含瓶体1、瓶体底座2和设置在瓶颈口上的 瓶塞3,所述瓶体1上瓶颈的长度为5-8厘米(优选6厘米),所述瓶体底座2的反正面上均设有凹槽,凹槽深度为2-4厘米(优选2厘米),其中一面的凹槽上设有对称可闭合折叠的两个半圆状提手4,两个半圆状提手4通过圆孔5与凸点6的吻合卡扣形成一个圆面并平铺在一面的凹槽上,所述瓶塞3由两级圆台梯组成,圆台梯的高度3-5厘米(优选3厘米),所述两半圆状提手4的任意一半圆状提手4的厚度为1-2厘米(优选1厘米),所述两半圆状提手4形成的圆面的直径小于凹槽瓶体底座2的直径;运输时可将瓶体底座2的半圆状提手4上的圆孔5与凹槽上的凸点6吻合卡扣藏于凹槽中,使用时,再将圆孔5与凸点6分离,两半圆状提手4折叠对应后可悬挂在输液架上,瓶体底座2自带半圆状提手4且半圆状提手4可以藏于瓶体底座2上,不占用空间;瓶体底座2设有凹槽可以有效的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导致的瓶与瓶之间的碰撞破裂;瓶颈加长易于提早给予医护人员或病人更换输液瓶警示信息;加厚瓶塞有助于液体药剂的完全使用,节省医护人员操作工作量,节省效率。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爱红,未经丁爱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76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