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感应收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8108.0 | 申请日: | 2013-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76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曲军利 |
主分类号: | A61G9/00 | 分类号: | A61G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恒立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16 | 代理人: | 严业福;陈轶兰 |
地址: | 264400 山东省威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感应 收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理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能够自动收集人体排泄物的感应收集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对长期卧床病人的大小便护理,只能采取人工铺设防水垫加之各种便盆进行收集和处理,此项护理不但强度大,而且病人罹患褥疮概率很高。而相关的护理设备都是以容器收集排泄物为主,达不到舒适和方便目的,人员护理强度依然很大。
现有用于看护病人的大小便收集装置不能自动感知被看护着的排泄,并且对于排泄物也不能自动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收集人体大小便的收集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所述收集器包括:主体部;前罩,该前罩连接至所述主体部的第一末端并且在所述第一末端的横向上延伸;以及后支撑部,该后支撑部从所述主体部的第二末端与所述前罩在同一方向上横向延伸;其中所述前罩通过柔性连接部连接到主体部的第一末端;其中在所述前罩到主体部的面向人体尿道口和肛门的一侧共同形成有细长凹腔,在主体部上设置有电源输入端、进水端口、进风端口、与所述细长凹腔连通的排污口,在主体部内设置有用于检测人体排泄状态和排泄部位周边环境参数的传感器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在收集器中,所述主体部是面向使用者的会阴部安装的L形主体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在收集器中,所述细长凹腔在所述前罩内侧的部分为经由所述柔性连接部将排泄物引导至所述主体部的凹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面,在收集器中,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液滴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方面,所述收集器还包括用于传输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的信号传输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六方面,在收集器中,所述信号传输装置是设置在收集器上的有线传输端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七方面,在收集器中,所述信号传输装置是蓝牙通讯装置、Wifi通讯装置或者红外通讯装置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八方面,在收集器中,在与使用者相对的一侧设置有检测泄漏状态的传感器,以及告知使用者液体泄漏的报警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九方面,在收集器中,所述细长凹腔的内周边部设置有与收集器的套子进行可剥离结合的结合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十方面,在收集器中,进水端口、进风端口、与所述收集腔的开口连通的排污口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底部的防脱卡座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一方面,在收集器中,所述柔性连接部是由橡胶、树脂等的弹性材料制成的、形成弯曲桶状的、具有收缩性的可拆卸式的连接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二方面,在收集器中,所述后支撑部在面向使用者的一面具有一部分内衬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三方面,在收集器中,所述后支撑部在靠近使用者的尾椎骨部位的内衬层上形成有凹陷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十四方面,在收集器中,所述内衬层由高分子凝胶、弹性橡胶等材料制成的内衬层,该内衬层的弹性层的硬度建议低于Hsc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五方面,在收集器中,所述细长凹腔在所述支撑部围绕着主体部的第二末端侧的部分与主体部形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至少在于以下方面:
通过使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收集器,能够自动感应使用者的排尿、排便,同时可以使用适宜温水来进行洗净抽吸,使用暖风进行干燥处理,在此基础上定时使用微风进行干燥处理,给病人提供舒适卫生的生活秩序,有效的减少人员护理强度。
通过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感应收集器,可以自动收集大小便,并且实现了自动温水清洗和干燥功能,减少了褥疮的发生,操作快捷方便,降低了护理强度,适合卧床病人的长期护理的使用。
附图说明
参考附图,本实用新型更多的目的、功能和优点将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如下描述得以阐明,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感应收集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侧视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感应收集器的另一个实施方式在与套子结合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感应收集器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曲军利,未经曲军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81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体位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
- 下一篇:可视暖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