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物墙体界面接缝处的防水处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8338.7 | 申请日: | 2013-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9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卜良桃;侯琦;黄政宇;戴炜;于丽;刘裔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固力工程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64 | 分类号: | E04B2/64 |
代理公司: |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42 | 代理人: | 段迎春 |
地址: | 4106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物 墙体 界面 接缝 防水 处理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物墙体界面接缝处的处理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建筑墙体界面接缝处的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物墙体出现裂缝或接缝是建筑工程领域较为常见、但又需要尽量避免的工程技术问题。正常的裂缝产生无外为三大类:混合结构裂缝、同种结构裂缝和装饰腻子裂缝。而究其产生的直接原因,则主要包括;建筑物差异沉降引起的裂缝、温度应力裂缝、干缩裂缝、墙体产品质量不合格引起的裂缝、腻子产品不合格及施工不规范引起的裂缝。
建筑物差异沉降引起的裂缝: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会引起结构内的附加应力,加之多种材料如混凝土、粘土砖、空心砖、粉煤灰砖、加气砖等的线膨胀系数差别较大,从而导致裂缝的可能发生,这种现象一般发生在混合结构处以及由非粘土砖(包括粉煤灰砖、加气砖、空心砖)等材料组成的强度低的非结构性墙体等;混合结构处的裂缝一般会稍大,而其他区域则相对较小。
温度应力裂缝:当温差变化大时,由于不同材料的温度膨胀系数不同,如混凝土、粘土砖、空心砖、粉煤灰砖、加气砖等,从而作用不同的膨胀伸缩变化,导致温度应力裂缝的可能发生,这种现象一般发生在混合结构处、由非粘士砖(包括粉煤灰砖、加气砖、空心砖)等材料组成的强度低的非结构性墙体等;混合结构处的裂缝一般会稍大,而其他区域则相对较小。
干缩裂缝:除粘土砖外的墙体材料(如空心砖、粉煤灰砖、加气砖等),它们干燥后的收缩率远比砖土砖墙收缩大,干缩会产生较大的应力,当这种应力比较强大,而水泥沙浆的强度不足、粘结力差或某些区域灰缝不饱满时,墙面就会出现裂缝。这种裂缝一般较为细小。
此外,因墙体产品、腻子产品质量不合格及施工不规范也会引起裂缝。例如粉煤灰砖、加气砖、空心砖等材料的含水率过高,抹灰过厚、水泥质量、水泥砂浆配合比中水泥比例过高等问题的存在都会带来裂缝产生的可能。在建筑装饰过程中,由于国内企业以前普遍不重视腻子的质量及施工,腻子材料刚性过强、粉料过多、一次性批涂过厚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也会导致裂缝的产生。
在建筑工程中,建筑外墙砌体与钢筋混凝土构件交界处,由于材料不同或施工顺序不同,容易出现水平接缝和垂直接缝(可参见图1和图2)。在施工完成和建筑物使用过程中,由于温度应力和干缩应力的进一步作用,常常导致外墙界面接缝处开裂,进而产生渗水,使墙面发生霉变、剥落,严重影响了建筑的美观和使用的舒适性。
现有建筑物墙体的抗裂处理方式主要包括五大方面:土建抗裂处理、土建施工控制、分格缓冲、仿铝板体系配套材料抗裂和工艺控制。然而,土建抗裂处理、土建施工控制、工艺控制等手段都必须在土建施工或建筑施工阶段就开始进行严格控制、施工,但往往因前期土建施工不到位,才导致后期建成的建筑物中裂缝的出现,因此一旦后期工程出现裂缝,则更多采用的是仿铝板体系配套材料等进行防水修复处理。现有的仿铝板体系配套材料包括抗裂复合体系专用腻子、分隔缝专用腻子以及(摒弃装饰层)挂耐碱玻璃纤维网。对于已经建筑施工完毕的建筑物墙体裂缝,目前一般倾向于采取向接缝界面一定范围内水泥石灰砂浆层中压入耐碱玻纤网格布的方法,利用耐碱玻纤网格布的抗拉性能,抵消接缝处界面的温度应力和干缩应力,从而避免外墙接缝处开裂渗水,但此方法实际使用效果欠佳,未能很好地解决建筑外墙开裂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施工步骤简单、成本低、效率高、防水抗裂处理效果好的建筑物墙体界面接缝处的防水处理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建筑物墙体界面接缝处的防水处理结构,所述防水处理结构包括充填于建筑物墙体界面接缝处的聚合物砂浆基底层,聚合物砂浆基底层伸入到接缝的缝隙内并覆盖接缝,聚合物砂浆基底层外覆盖有由界面剂层和底层树脂层组成的过渡粘结层;过渡粘结层上覆盖有玄武岩纤维布层;玄武岩纤维布层外覆盖有聚合物砂浆面层和装饰层。
上述的防水处理结构中,优选的,所述聚合物砂浆基底层呈倒插于接缝缝隙内的T字形状,且聚合物砂浆基底层的宽度要显著大于玄武岩纤维布层的宽度;聚合物砂浆基底层的覆设厚度≥25mm。
上述的防水处理结构中,优选的,所述玄武岩纤维布层是由多块玄武岩纤维布相互搭接而成,所述搭接方式为平行重叠搭接或垂直重叠搭接,所述搭接区域呈边长≥240cm的正方形。
上述的防水处理结构中,优选的,所述玄武岩纤维布层的边宽控制在≥240cm,且沿接缝两侧呈对称分布。
上述的防水处理结构中,优选的,所述防水处理结构由建筑物墙体界面接缝处向外,各层结构的宽度逐渐变窄呈一梯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固力工程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固力工程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83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家用插线板
- 下一篇:一种可显示充电状态的数据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