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小梁四点弯拉试验的均匀加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9078.5 | 申请日: | 2013-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99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牛艳伟;龚芳媛;房栋;马欣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蔡和平 |
地址: | 710064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小梁 四点 试验 均匀 加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梁弯曲试验加载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小梁四点弯拉试验的均匀加载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小梁四点弯拉试验在小梁的三分点位置加载,小梁跨中变形均匀,破坏形式接近于弯拉破坏,且与实际工程中疲劳破坏形式吻合,室内小梁四点弯拉试验确定的疲劳寿命常被用来预测车辆荷载作用下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疲劳寿命。传统小梁四点弯拉试验常通过刚性加载方式在试件三分点处加载,加载过程中常存在三分点处荷载不一致的不均匀加载问题。三分点处的不均匀加载使得小梁的疲劳寿命实测值低于真实值,从而出现低估小梁疲劳寿命现象。此外,即使试验过程中三分点处荷载均衡,由于材料的不均匀性,一旦小梁一侧先发生破坏,也将会出现荷载全部由未破坏一侧承受的偏载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小梁四点弯拉试验加载方式方面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小梁四点弯拉试验的均匀加载装置,该加载装置在安装板与竖向加载轴固定就位,活塞压杆下端圆形加载钢片与小梁试件加压接触之后,即可以实现对小梁试件的均匀弯拉加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小梁试件以及设置在小梁试件上方的安装板,安装板上安装有通过液压活塞驱动的拉伸装置,液压活塞的拉杆的下端穿出安装板,并通过圆形钢片对小梁试件施加压力。
所述的拉伸装置包括安装在安装板上的第一缸筒和第二缸筒;第一缸筒内设置有第一活塞,第一活塞下方连接有第一活塞拉杆,第一活塞拉杆的下端穿出安装板,第一活塞拉杆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圆形钢片;第二缸筒内设置有第二活塞,第二活塞下方连接有第二活塞拉杆,第二活塞拉杆的下端穿出安装板,第二活塞拉杆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圆形钢片。
所述的第一圆形钢片和第二圆形钢片分别位于小梁试件顶面的三分点处。
所述的第一缸筒和第二缸筒内的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分别将第一缸筒和第二缸筒的内部分成上下两个空腔;第一缸筒和第二缸筒的上部空腔通过第一油管相连通,第一缸筒和第二缸筒的下部空腔通过第二油管相连通。
所述的第一油管上设置有带螺纹的第一闭合阀门,第二油管上设置有带螺纹的第二闭合阀门。
所述的第一油管和第二油管为弯曲状。
所述的第一缸筒和第二缸筒安装在安装板上开设的安装槽内,第一缸筒和第二缸筒的下端侧壁以及安装槽的侧壁均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螺纹。
所述的第一缸筒和第二缸筒均为圆柱形,且第一缸筒和第二缸筒的上端封闭,下端密封,且下端中心处开设供第一活塞拉杆与第二活塞拉杆上下移动的圆孔。
所述的第一缸筒和第二缸筒的内外直径及高度相同;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大小相同,且第一缸筒的筒壁与第一活塞间密封,第二缸筒的筒壁与第二活塞间密封;第一活塞拉杆与第二活塞拉杆的直径及长度相同;第一缸筒的下部与第一活塞拉杆间密封,第二缸筒的下部与第二活塞拉杆间密封。
所述的安装板为条状的长方体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安装板与竖向加载轴固定就位,活塞拉杆下端安装圆形钢片,通过圆形钢片对小梁试件施加压力,即可以实现对试件的均匀拉伸;本实用新型通过液压油在封闭圆柱形缸筒系统内的移动调整左右活塞拉杆受力以达到均匀拉伸的目的,能够消除偏心拉伸加载,从而提高拉伸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两个油管处于弯曲状态,为了提供竖向拉伸轴所需空间,且在两油管上安装用于供加入液压油用的闭合阀门。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带孔的金属片,将活塞拉杆与拉伸加载压头固定连接,增加了二者之间的固定强度。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第一圆形钢片和第二圆形钢片分别位于小梁试件顶面的三分点处,使小梁试件的受力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1为第一缸筒;1-2为第二缸筒;2-1为第一活塞;2-2为第二活塞;3-1为第一活塞拉杆;3-2为第二活塞拉杆;4为安装板;5-1为第一闭合阀门;5-2为第二闭合阀门;6-1为第一油管;6-2为第二油管;7-1为第一圆形钢片;7-2为第二圆形钢片;8为小梁试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90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永久压缩变形测试工装
- 下一篇:发动机供油提前角的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