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栅极驱动单元及栅极扫描驱动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20799866.4 申请日: 2013-12-05
公开(公告)号: CN203644373U 公开(公告)日: 2014-06-11
发明(设计)人: 吴为敬;李冠明;张立荣;夏兴衡;周雷;徐苗;王磊;彭俊彪 申请(专利权)人: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新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9G3/32 分类号: G09G3/32
代理公司: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代理人: 蔡茂略
地址: 510640 广***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栅极 驱动 单元 扫描 驱动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栅极扫描驱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栅极驱动单元及栅极扫描驱动器。

背景技术

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ctive 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AMOLED)显示器是近年来快速发展一种新型的显示器。早期的AMOLED显示器栅极行扫描驱动器沿用LCD的驱动方式,通过COG工艺将专门的驱动芯片压在玻璃基板上面驱动像素电路。近年来,由于FPD技术的发展,集成栅极驱动技术在产业界引起了很大的兴趣。利用集成栅极扫描驱动器驱动显示器像素电路的栅极能够减少驱动芯片的运用,降低生产成本,还可以降低信号传输的耗损,提高显示质量。

传统的栅极扫描电路所采用的薄膜晶体管都为具有正电压值的晶体管器件。新兴的具有负电压值的晶体管器件,特别是新型的氧化物薄膜晶体管,应用在传统的栅极扫描电路中会出现泄漏电流问题,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传统的单一类型(全N型或者全P型)的栅极驱动单元电路在工作时还存在常导通的晶体管,会造成很大的能量消耗。另外,大多数栅极扫描驱动器输出端的充电和放电功能分别由两个很大的晶体管完成,而且驱动器只能集成在基板的一侧,这样会占用非常大的显示器基板面积,造成基板电路分布不对称,不利于显示器的窄边框效果,难以满足高分辨率的电路设计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栅极驱动单元及栅极扫描驱动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功耗、结构精简、具有内部反馈能力、特别适用于阈值电压为负值的薄膜晶体管的栅极驱动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上述栅极驱动单元组建的制备在显示基板一侧边框的具有结构精简、占用面积小、低功耗等特点的单边栅极扫描驱动器及其驱动方法。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第一实用新型目的所述的栅极驱动单元组建的能够制备在显示基板对称两侧边框的具有低功耗、适用高分辨率显示等特点的双边栅极扫描驱动器及其驱动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栅极驱动单元,包括信息采集模块、内部反相器模块、第一信号输出模块及第二信号输出模块;

所述信号采集模块由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构成,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作为栅极驱动单元的信号采集端口VI,

第一晶体管的源极与第二晶体管的漏极相连;第二晶体管的源极输出采集信号Q;

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二晶体管的栅极相连,作为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时钟输入端口CLK1L或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二晶体管的栅极相连后与内部反相器模块的输出端QB连接;

所述内部反相器模块由第三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构成,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漏极为第一电源输入端口VDD,

第三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一时钟输入端口连接;第三晶体管的源极与第四晶体管的漏极连接作为内部反相器模块的输出端点QB,

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二晶体管的源极相连,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源极与第一时钟输入端口CLK1L连接;

所述第一信号输出模块由第五晶体管、第六晶体管、第七晶体管和第一存储电容构成,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漏极与第七晶体管的漏极相连,作为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二时钟输入端口CLK2L;

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二晶体管的源极相连,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源极与第六晶体管的漏极、第七晶体管的栅极连接,作为第一信号输出端口COUT;

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栅极与内部反相器输出端点QB连接;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源极作为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二电源输入端口VSSL;

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源极分别与第一晶体管的源极、第二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存储电容一端与第二晶体管源极连接,第一存储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一信号输出端口相连;

所述第二信号输出模块由第八晶体管和第九晶体管构成,第八晶体管的漏极作为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三时钟输入口CLK2,

第八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二晶体管的源极连接,第八晶体管的源极与第九晶体管的漏极连接,作为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二信号输出端口OUT;

所述第九晶体管的栅极与内部反相器输出端点连接,所述第九晶体管的源极作为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三电源输入端口VSS。

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晶体管均为N型薄膜晶体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新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新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98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