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调器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01274.1 | 申请日: | 2013-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24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张飞;窦秀华;张立智;程永甫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00 | 分类号: | F24F13/0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李升娟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器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具体涉及空调器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器显示装置通常包括空调面板、面板覆膜、内置有显示板的显示盒和显示板覆膜,面板覆膜覆盖在空调面板的背面,二者构成覆膜面板组件,显示板覆膜覆盖在显示盒的正面,构成覆膜显示板组件,覆膜显示板组件安装在覆膜面板组件背面;显示板覆膜上具有镂空印刷形成透明显示符号的镂空印刷显示符号区,与显示盒上的显示符号区对应设置,面板覆膜印刷成均一色,显示板发光后透过前置覆膜面板组件实现用户可视的运行信息的显示。
然而,显示板光线透过覆膜面板组件通常会产生光晕、毛边、模糊等现象,原因在于光在穿过覆膜面板组件时发生散射、折射,进而会进一步扩大显示图案的面积,因为散射折射的光线会较弱,就形成光晕现象,影响显示效果,用户感官非常差。尤其是对于一些特殊面板,例如膜内注塑、双色注塑等面板,因为显示灯光线要经过两次散射,采用现有技术的显示装置更容易出现显示的内容最终透过覆膜面板组件后出现光晕、毛边、模糊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器显示装置,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显示装置容易产生光晕、毛边、模糊现象的问题。
为达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空调器显示装置,包括面板组件和显示板组件,面板组件包括空调面板和覆盖在空调面板背面的面板覆膜,显示板组件包括内装有显示板的显示盒和覆盖在显示盒正面上的显示板覆膜,显示板组件安装在面板组件背面;显示板覆膜包括第一透明基层和形成在第一透明基层上的第一印刷层,所述第一印刷层具有与显示盒上的显示符号区位置对应的第一镂空印刷显示符号区,所述面板覆膜包括第二透明基层和形成在第二透明基层上的第二印刷层,所述第二印刷层具有与所述第一镂空印刷显示符号区位置对应的第二镂空印刷显示符号区,所述显示板组件与所述面板组件间的配合间隙为0~0.5mm。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如下附加技术特征:所述第二镂空印刷显示符号区的面积为所述第一镂空印刷显示符号区面积的100~110%,所述显示板盒上的显示符号区的面积为所述第一镂空印刷显示符号区面积的100~120%。
所述空调面板为单层透明注塑件或双层透明注塑件,其材质为ABS或PS,厚度为1.1~1.8mm,光透射率为40%~100%。
所述第二印刷层至少位于所述第二透明基层的正面上,所述第二印刷层上除所述第二镂空印刷显示区以外的区域,其光透射率为0~10%。
所述显示板覆膜的材质为PET或HDPE或增强型显示膜,光透射率为90%~10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采用本实用新型空调器显示装置,从显示板发出的光依次通过显示板覆膜上的第一镂空印刷显示区、面板覆膜上的第二镂空印刷显示区,将光线限制在这两个区域内,避免发生散射,可有效防止光线最终透过空调面板后出现光晕、毛边、模糊等问题;
2、通过优化第一镂空印刷显示区、第二镂空印刷显示区的尺寸参数,以及空调面板厚度、面板覆膜光透射率、显示板覆膜光透射率、显示板组件与面板组件的配合间隙等参数,可进一步增强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显示板覆膜的横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面板覆膜的横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未经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012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