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窄边框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03413.4 | 申请日: | 2013-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19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创维液晶器件(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21/00;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边框 背光 模组 液晶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窄边框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因为低辐射和低电耗等优点,已经在显示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液晶行业技术不断进步,液晶显示装置的大尺寸和薄型化已成为家电市场的主流需求;液晶显示装置通常包括液晶面板、背光模组,其中提供光源的背光模组为整机的主要部件,其结构设计在很大程度决定了液晶显示装置的大尺寸及薄型化,所以背光模组框架的窄边框化成为背光行业的一种趋势。
背光模组的框架包括背板、与背板配合的塑胶中框、与中框配合的金属边框等等。
现有技术中为使背光模组的框架的边框窄化,如图1所示,通常是将金属边框的侧边框300'的侧板302'对玻璃板4的压合量A(即侧板302'与玻璃板4的相对重叠量)减小,以此使背光模组框架的边框整体变窄,但是,压合量过小时,在搬运过程中玻璃板易跳脱,严重时玻璃板甚至会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窄边框背光模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减小金属边框对玻璃板的压合量而使背光模组框架的边框整体窄化而导致的玻璃板易跳脱及损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窄边框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塑胶中框及金属边框,所述金属边框具有截面为L形的侧边框,所述背板与所述中框相互嵌套连接,所述截面为L形的侧边框套接于所述中框端部,所述中框包括中框本体及凸设于所述中框本体内侧且与所述中框本体垂直的隔挡部,所述截面为L形的侧边框的一侧板与所述中框本体的外侧面贴合,另一侧板与所述中框本体的顶部相对设置;所述具有窄边框的背光模组还包括设于所述截面为L形的侧边框与所述中框的顶部相对的侧板与所述中框的隔挡部之间且与该侧板平行设置的玻璃板;所述中框本体的外侧面与所述截面为L形的侧边框贴合的装配面为凹陷面。
具体地,所述中框本体的底端向内设有凹槽;所述背板包括底板及与所述底板垂直设置的侧板,所述背板的侧板嵌设于所述中框本体的凹槽内,所述背板的底板与所述玻璃板平行设置;所述中框本体的凹槽的一侧壁上开设有第一窗口,所述第一窗口的周围具有窗沿,所述中框本体的凹陷面相对所述第一窗口的窗沿的外侧面向内凹陷,所述截面为L形的侧边框上与所述第一窗口相对的位置相应开设有与所述第一窗口的窗沿相适配以让位于所述第一窗口的窗沿的缺口;所述背板的侧板上开设有第二窗口,所述第二窗口与所述第一窗口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二窗口的顶部向下斜向延伸设置有一卡舌,且所述卡舌为向外延伸并容纳于所述第一窗口内。
更具体地,所述卡舌包括于所述第二窗口的顶部向下斜向延伸设置的弯折部、于所述弯折部竖直向下延伸的平齐部。
具体地,所述平齐部的内侧面与所述中框本体的凹槽的侧壁的内侧面平齐。
具体地,所述背板的侧板与所述中框本体的凹槽为间隙配合。
更具体地,所述平齐部的厚度小于所述中框本体的第一窗口的厚度。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具有窄边框的背光模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窄边框背光模组,其通过将背板与塑胶中框相互嵌套连接,且将金属边框与塑胶中框的外侧面相配合的装配面设置为凹陷面,从而使得背板、塑胶中框、金属边框装配后的组合体变窄,从而不仅增大了金属边框对背光模组的玻璃板的压合量,使得玻璃板可被更稳固地定位,不会发生跳板或破损,还使得背光模组的框架的边框更窄,且还可相应增大金属边框对玻璃板的压合量,提高玻璃板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属边框的侧边框对玻璃板的压合量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窄边框背光模组拆除金属边框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窄边框背光模组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窄边框背光模组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创维液晶器件(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创维液晶器件(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034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去角质美容膏
- 下一篇:—种谷油山药护肤膏及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