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尾气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05140.7 | 申请日: | 2013-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86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赵美惠;张祖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5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陈扬 |
地址: | 21004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尾气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尾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尾气净化装置,是一种通常设置在汽车排气管上的空气净化装置,广泛应用于汽车领域;现有的尾气净化装置,通常采用固体吸附或液体过滤的方式来实现尾气的净化,固体吸附通常采用活性炭或过滤网,液体过滤通常采用盛放有水或碱液的水箱,然而固体吸附方式存在难以更换固体材料、以及净化效果较差的问题,液体过滤又存在吸附液更换较为麻烦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方便的更换固体吸附剂和吸附液,净化效果较好的的尾气净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尾气净化装置,包括净化器主体,所述净化器主体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净化器主体分隔为位于下方的液体滤室和位于上方的稳压气室,所述液体滤室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水管和排污管,所述液体滤室上还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出气端设置在所述液体滤室的底部,所述稳压气室上设置有排气管;所述净化器主体内设置有至少两根滤芯,所述隔板上设置有滤芯通孔,所述稳压气室的顶部位于所述滤芯通孔的正上方设置有滤芯拆卸口,所述隔板上位于所述滤芯通孔处设置有滤芯底座,所述稳压气室上位于所述滤芯拆卸口处设置有滤芯安装座,所述滤芯的中部固定设置有与所述滤芯底座相配合的滤芯定位帽,所述滤芯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滤芯安装座相配合的滤芯密封帽;所述滤芯的底部设置有进气孔、并在顶部设置有出气孔,所述滤芯内设置有固体吸附剂。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孔处设置有滤水网。
进一步的,所述滤芯的顶部均设置有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液体滤室包括液体滤室下壳体和液体滤室上壳体,所述稳压气室包括稳压气室下壳体和稳压气室上壳体,所述液体滤室下壳体和液体滤室上壳体之间、以及稳压气室下壳体和稳压气室上壳体之间分别通过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滤芯定位帽的底部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和排污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使用时,通过进水管向液体滤室中注入液体吸附剂,然后将固体吸附剂放入滤芯中即可,尾气由进气管进入液体滤室完成液体吸附过程,然后由滤芯的外部进入滤芯内,经过滤芯内固体吸附剂的吸附,由出气管进入稳压气室后然后自排气管排出,经过液体和固体双重吸附后,尾气的净化效果较好;需要更换液体吸附剂时,仅需打开排污管,将废液排出,重新注入新的液体吸附剂即可;需要更换固体吸附剂时,仅需将滤芯取出,滤芯的端部通常设置有顶盖,打开顶盖后更换固体吸附剂即可;滤芯的安装过程也较为简单,将滤芯插入后旋转固定或卡装固定在滤芯底座上,然后转动滤芯密封帽即可完成安装过程;另外,应当指出的是,液体滤室内的液体吸附剂还具有冲刷滤芯底部外表面的作用,这样,被进气孔过滤的残渣被洗刷后通过排污管排出;这种尾气净化器由于设计较为紧凑,生产成品的体积可以较小,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051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