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模拟三圈环流的立体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05430.1 | 申请日: | 2013-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043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文华 |
主分类号: | G09B25/06 | 分类号: | G09B25/06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刘建芳 |
地址: | 472500 河南省三门峡市灵***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拟 环流 立体 模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教学模型,尤其是一种可模拟三圈环流的立体模型。
背景技术
高中自然地理部分“三圈环流”是地理学习的重难点,具有空间尺度大、内容抽象的特点,大多数同学对此感到很吃力。传统的教学方法有三个,一个结合示意图讲解;二是在地球仪上粘贴纸带的活动教学;三是三维动画演示教学。三种方法各有利弊,一是太过抽象,二是过程繁琐,地球曲面影响教学;三是需要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而这正是一些学生缺乏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教学的可模拟三圈环流及其他大气气流运动的立体模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可模拟三圈环流的立体模型,包括呈三排三列设置的九个透明立方体状的组合块,其中至少三个组合块上设有用于模拟气流的条状指示标。
所述条状指示标通过螺丝紧固在组合块外表面。
所述九个组合块设于方形框架内,方形框架的一个框边上对应三列组合块设有三个顶丝、另一个框边上对应三排组合块也设有三个顶丝,方形框架由透明有机玻璃制成,方形框架上设有提手。
所述组合块由透明有机玻璃制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模拟三圈环流的立体模型,使抽象的理论体现在形象直观的教具模型上,使三圈环流在作品中得到再现,达到形象、直观、生动和浅显易懂。用指示标表示气团的运动方向和分流之后的方向,有迹可循,使研究对象确定、运动轨迹确定,气团分流确定,三圈环流不再抽象,弥补了部分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不足导致的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困难。由于整个模型是透明的,可以从不同角度平视、侧视和俯视,不仅可以辅助三圈环流教学,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教学作用显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九个组合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和图2所示的可模拟三圈环流的立体模型,包括呈三排三列设置的九个透明立方体状的组合块2,九个组合块2为从上至下设置三排,从左至右设置三列,所有组合块2的尺寸大小均相同,所述九个组合块2设于方形框架1内,方形框架1为正方形且其四个框边长度略大于三个组合块2的总和,方形框架1的顶部水平框边上对应三列组合块2设有三个竖直的顶丝5、左侧框边上对应三排组合块2也设有三个水平的顶丝5,三个竖直顶丝5的端部分别与顶部三个组合块2的外表面相抵,三个水平顶丝5的端部分别与左侧三个组合块2的外表面相抵,当所有顶丝5未上紧时,九个组合块2可适当调整并可从方形框架1中取出单个组合块2,当组合块2调整好后,上紧所有顶丝5,使九个组合块2作为一个整体紧固在方形框架1内,所述组合块2由透明有机玻璃制成,方形框架1也由透明有机玻璃制成。为方便提取,方形框架1上设有提手6,提手6设在顶部框边上。
其中三个组合块2上设有用于模拟气流的条状指示标4,条状指示标4带有箭头,为显示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以北半球为例,三个组合块2分别为左下端组合块21(即第一列第三排组合块)、中间组合块22(即第二列第二排组合块)以及右上端组合块23(即第三列第一排组合块)。左下端组合块21的前面设有箭头指向右上方的条状指示标4、后面设有箭头指向左下方的条状指示标4;中间组合块22的前面设有箭头指向左下方的条状指示标4、后面设有箭头指向右上方的条状指示标4,中间组合块22的底面设有箭头指向后方的条状指示标4;右上端组合块23前面设有箭头指向右上方的条状指示标4、后面设有箭头指向左下方的条状指示标4、顶面设有箭头指向后方的条状指示标4并且左侧面设有箭头指向前方的条状指示标4。条状指示标4通过螺丝3紧固在相应组合块2的相应外表面上,当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模拟三圈环流的立体模型不拘泥于上述形式,条状指示标4也可粘接在相应组合块2上。
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将分别印有“高纬环流”、“中纬环流”、“低纬环流”字样的三条条带从上至下贴在三排组合块2上,并将印有不同气压带字样的纸条也粘贴在组合块2上,这样更便于学生理解(条带以及纸条图中均未示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模拟三圈环流的立体模型,巧妙的选取来自赤道和北极的两个气团作为研究对象,结合三圈环流形成的规律,确定其运动路线,使气压带和风带一目了然,而大气的运动方向也清晰、具体和生动直观,使对象和运动路线变得清晰,教与学的难度降低。
在本实施例中,高纬度在上,低纬度在下,可以把三圈环流描述成:来自赤道和来自极地的两个气团,在九方格“左下”和“右上”对角线确定的剖面上的运动,气团的运动方向和分流之后的方向,有迹可循。这样,研究对象确定,运动轨迹确定,气团分流确定,三圈环流不再抽象,弥补了部分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不足导致的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困难。由于整个模型是透明的,可以从不同角度平视、侧视和俯视,不仅可以辅助三圈环流教学,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教学作用显著,当然,本实用新型不拘泥于上述形式,也可改变条状指示标4指向,用来模拟南半球的三圈环流景象,或者在3个以上组合块2上设置条状指示标4,模拟其他大气气流运动原理。当不使用该模型时,可将各个顶丝5上紧,防止组合块2晃动,并通过提手6提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文华,未经刘文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054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助餐厅就餐状态提示器
- 下一篇:机电教学用控制演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