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机线圈部件改进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05524.9 | 申请日: | 2013-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23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孟燕;薛伟光;沈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航空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50 | 分类号: | H02K3/5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杨云 |
地址: | 550006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线圈 部件 改进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圈部件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线圈部件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电机线圈部件通常由绕制在绝缘框架上的线圈、通过锡焊方式与该线圈抽头连接的引出片构成;在锡焊过程中,由于焊锡会沿引出片流淌而在其表面形成大小不一的焊疤,因此在将线圈部件装入电机外盖部件相应的型腔中时容易发生干涉。另外,由于没有对引出片进行固定,装配过程中引出片容易因拉扯而与线圈抽头脱离连接;可靠性较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连接牢固、便于装配的电机线圈部件改进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绕制在绝缘框架上的线圈、与线圈抽头连接的引出片;引出片固定在绝缘框架的端面,该引出片的一端弯曲成J字形的钩状结构,线圈抽头伸入该J字形钩状结构中而与引出片连接。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将引出片固定在绝缘框架的端面,因此不仅避免了装配过程中因拉扯等原因而导致与线圈抽头脱离连接,而且还可通过点焊的方式将引出片与线圈抽头牢固连接、彻底消除了锡焊方式容易在引出片表面形成焊疤而影响装配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向视图。
图中:引出片1、线圈抽头2、线圈3、绝缘框架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线圈3绕制在绝缘框架4上,该绝缘框架的端面固定有一端弯曲成J字形钩状结构的引出片1,线圈抽头2由该引出片的J字形钩状结构夹持、并通过点焊的方式与引出片1牢固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航空电机有限公司,未经贵阳航空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055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