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角度可调的开沟破茬圆盘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07088.9 | 申请日: | 2013-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51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闫小丽;李成鑫;程阳;朱瑞祥;史岩鹏;葛世强;时永;黄闪闪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21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角度 可调 开沟破茬 圆盘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领域,涉及一种用于角度可调的开沟破茬圆盘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保护性耕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开沟破茬圆盘是保护性耕作机械的重要部件之一,开沟破茬圆盘设计,要根据其作业要求进行一系列的性能试验,确定开沟破茬圆盘安装的偏角和倾角,以确保开沟破茬圆盘达到最优的作业性能。目前,我国对开沟破茬圆盘的综合性能试验,主要是将已设计好的开沟破茬圆盘安装在作业机具上,通过大量田间试验来完成,不但通用性差、耗时长,易受作物生长季节的影响;而且,设计参数不可调,无法进行对比试验,加之所需人员较多,劳动强度大,效率低,难以满足设计需要。因此需要研制一种通用开沟破茬圆盘试验装置,以提高试验精度及效率,降低研究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角度可调的开沟破茬圆盘试验装置,使之能够实现安装在其上面开沟破茬圆盘的偏角和倾角的精确可调,以确定开沟破茬圆盘的最佳设计参数,使其达到最优作业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的开沟破茬圆盘试验装置主要由:机架(3)、陷深轮(1)、丝杠(2)、固定装置(4)、偏角调节机构、倾角调节机构、开沟破茬圆 盘(11)等组成;
所述机架(3)前面安装有一组陷深轮(1),陷深轮(1)可以通过调节丝杠(2)来改变机架(3)与地面的距离,从而改变开沟破茬圆盘(11)的入土深度;所述机架(3)后面安装有一组固定装置(4),与偏角调节机构通过固定第一螺栓(5)固定在机架(3)的后梁上;
所述偏角调节机构主要由偏角调节座(7)和异型架(9)组成,异型架(9)用偏角铰接销(6)和偏角固定螺栓(8)固定在偏角调节座(7)上,所述偏角调节座(7)上有第一偏角调节孔(12)与异型架(9)上第二偏角调节孔(13)对应,通过调节偏角固定螺栓(8)对第一偏角调节孔(12)和对应第二偏角调节孔(13)进行定位,从而实现对开沟破茬圆盘(11)偏角的精确调节;
所述倾角调节机构主要由异型架(9)、倾角调节板(10)、轴(20)、轴承(19)、挡圈(21)和法兰盘(22)组成,所述异型架(9)上开有倾角调节孔(14)和倾角铰接孔(23),倾角铰接销(17)通过倾角铰接孔(23)对异型架(9)和倾角调节板(10)进行连接,所述倾角调节板(10)上开有一个倾角调节槽(15),通过倾角固定螺栓(16)对倾角调节孔(14)和倾角调节槽(15)进行定位,从而实现对开沟破茬圆盘(11)倾角的精确调节;
所述轴(20)与倾角调节板(10)焊接,轴承(19)装配在轴(20)上,法兰盘(22)与轴承(19)过盈配合,挡圈(21)嵌在轴(20)上,用于对轴承(19)进行定位,所述开沟破茬圆盘(11)通过第二螺栓(18)固定在法兰盘(22)上。
本发明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可对不同类型、大小的开沟破茬圆盘进行试验;可方便、精确的对开沟破茬圆盘与前进方向的偏角和开沟破茬圆盘与竖直方向的倾角进行调节,对偏角的调节精度可达2.5°,范围-20°~20°;对倾角的调 节精度可达1°,范围-10°~10°,提高了装置的通用性、试验效率及试验精度,降低试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角度可调的开沟破茬圆盘试验装置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偏角调节机构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倾角调节机构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倾角调节机构与法兰盘连接部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角度可调的开沟破茬开沟破茬圆盘试验装置的具体结构,主要由:机架(3)、陷深轮(1)、丝杠(2)、固定装置(4)、偏角调节机构、倾角调节机构、开沟破茬圆盘(11)等组成;
机架(3)前面安装有一组陷深轮(1),陷深轮(1)可以通过调节丝杠(2)来改变机架(3)与地面的距离,从而改变开沟破茬圆盘(11)的入土深度;所述机架(3)后面安装有一组固定装置(4),与偏角调节机构通过固定第一螺栓(5)固定在机架(3)的后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070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湿热变色性组合物和湿热变色指示剂
- 下一篇:蟒式波浪发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