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土壤采样取土钻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07184.3 | 申请日: | 2013-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61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胡勤星;魏永侠;席兴文;刘长伟;张慎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勤星 |
主分类号: | G01N1/08 | 分类号: | G01N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5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土壤 采样 取土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土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土壤采样取土钻。
背景技术
一般的,取土器是用来提起下层试验土壤原状土作为试样以了解其性质,为使更多的了解基层性质,有时要在较深处取原样土。将取土器环刀钻入土里到需要的深度后即将取土器拔出,之后环刀及半圆筒拆下,用刮刀将取土器两端多余的土刮去修平,此时取土器环内的土恰为50毫升,环刀内的土可作为试验式样。另外还有考古用的取土器,其结构极其简单,虽然便于加工和操作,但是取土器进入土层的深度太浅,只能一次性取土,且阻力大,其取土量很有限。目前现有技术的取土装置机械化程度不高,有时很难满足取土量稍大的取土要求,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土壤采样取土钻。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该土壤采样取土钻,其结构包括动力轴、钻筒、和输送绞龙,动力轴中部固定设置有动力齿轮,动力齿轮分别和绞龙齿轮、齿圈的内环齿啮合,齿圈下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涡腔;导向涡腔下端固定设置有钻筒,钻筒外壁上设置有螺旋切刃;钻筒内设置有输送绞龙,输送绞龙中轴顶端与绞龙齿轮固定连接,输送绞龙中轴上设置的螺旋叶片的外径小于钻筒的内径;输送绞龙中轴的螺旋叶片延伸至导向涡腔,导向涡腔内设置有相对同步转动的两个导向涡轮;动力轴下端部与其中一个导向涡轮同轴固定连接,两个导向涡轮上分别设置有导向叶板;两个导向涡轮后侧的导向涡腔上开设有卸土口。
输送绞龙中轴上设置的螺旋叶片采用全叶式螺旋叶片。
输送绞龙的螺旋叶片的螺距小于钻筒的螺旋切刃的螺距。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该土壤采样取土钻利用钻取孔洞的方法取土,在利用钻孔的同时,在钻筒内增加设置输送绞龙,一边钻,一边通过输送绞龙取土,该土壤采样取土钻取土量大,取土土样质地松软,无需对土样进行破碎即可观察和分析土样。
该土壤采样取土钻在工程地质勘察中所起的作用更大。针对不同的地层情况,取土阻力明显减小,能够提高土样的采取率和采取质量。
该土壤采样取土钻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易于维护,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分别表示:
1、动力轴,2、动力齿轮,3、绞龙齿轮,4、齿圈,5、内环齿,6、导向涡腔,7、钻筒,8、螺旋切刃,
9、输送绞龙,10、输送绞龙中轴,11、螺旋叶片,
12、导向涡轮,13、导向叶板,14、卸土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土壤采样取土钻作以下详细说明。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土壤采样取土钻,其结构包括动力轴1、钻筒7、和输送绞龙9,动力轴1中部固定设置有动力齿轮2,动力齿轮2分别和绞龙齿轮3、齿圈4的内环齿5啮合,齿圈4下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涡腔6;导向涡腔6下端固定设置有钻筒7,钻筒7外壁上设置有螺旋切刃8;钻筒7内设置有输送绞龙9,输送绞龙中轴10顶端与绞龙齿轮3固定连接,输送绞龙中轴10上设置的螺旋叶片11的外径小于钻筒7的内径;输送绞龙中轴10的螺旋叶片11延伸至导向涡腔6,导向涡腔6内设置有相对同步转动的两个导向涡轮12;动力轴1下端部与其中一个导向涡轮同轴固定连接,两个导向涡轮上分别设置有导向叶板13;两个导向涡轮后侧的导向涡腔6上开设有卸土口14。输送绞龙中轴10上设置的螺旋叶片11采用全叶式螺旋叶片。输送绞龙的螺旋叶片11的螺距小于钻筒的螺旋切刃8的螺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勤星,未经胡勤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071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马桶
- 下一篇:形成沙漠地下水库治理沙漠绿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