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料光纤单芯半双工通信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07312.4 | 申请日: | 2013-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0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石怀德;袁静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B10/40 | 分类号: | H04B10/40;H04B10/29;H04L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 光纤 单芯半 双工 通信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光纤的通信模块,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塑料光纤单芯半双工通信模块。
背景技术
塑料光纤作为一种新型通信线缆,具有传输数据可靠性高、稳定性好、实时性强、容量大、成本低、易施工等特点,可应用于高电场、强磁场、雷电多发区域等特殊环境,目前已经应用于智能家居、汽车电子等领域。但是由于塑料组网方式常采用单工串、并联网络,以及通信距离约束(<100M),因此,其网络稳定性、可靠性和传输距离问题一直制约了塑料光纤的应用。因此提供一种能够大大增强塑料组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通信网络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为满足现有技术的需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塑料光纤单芯半双工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包括光收发器件、驱动电路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包括接收端口和发送端口;所述光收发器件分别与所述驱动电路、所述通信接口相连。
优选的,所述光收发器件包括两个塑料光纤半双工光头;每个所述塑料光纤半双工光头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入端、所述接收端口相连;所述塑料光纤半双工光头的输入端与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相连;
优选的,所述光收发器件将所述塑料光纤半双工光头输出的通信信号通过所述接收端口进行传输;
优选的,所述驱动电路对所述塑料光纤半双工光头的输出信号进行放大,并驱动所述光收发器件向上级通信模块或下级通信模块发送通信信号;
优选的,所述驱动电路包括门电路驱动芯片、供电电路和分别与所述光收发器件、所述通信接口相连的连接电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异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塑料光纤单芯半双工通信模块,能够在通信线路出现故障时,避开传统的CPU处理方式,大大提高通信模块的可靠性;实现了通信模块的自动中继功能,有效的解决了塑料光纤单位节点通信距离约束问题;并且基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通信模块的双向通信网络通过应用热备无缝切换技术,使网络具有良好的可拓展性,在增加、减少或移动节点时,可以保证其他节点的正常通信,并使系统具备远程定位故障点的能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塑料光纤单芯半双工通信模块结构图;
图2是:基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通信模块的通信网络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为满足现有技术中对光纤塑料组网的通信稳定性和可靠性的要求,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塑料光纤单芯半双工通信模块,包括光收发器件、驱动电路和通信接口;光收发器件包括两个塑料光纤半双工光头;通信接口包括接收端口和发送端口;光收发器件分别与驱动电路、所述通信接口相连;
每个塑料光纤半双工光头的输出端分别与驱动电路的输入端、接收端口相连;塑料光纤半双工光头的输入端与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相连;发送端口与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相连;光收发器件将塑料光纤半双工光头输出的通信信号通过接收端口进行传输。
驱动电路包括门电路驱动芯片、供电电路和分别与光收发器件、通信接口相连的连接电路;驱动电路对塑料光纤半双工光头的输出信号进行放大,并驱动光收发器件向上级通信模块或下级通信模块发送通信信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塑料光纤半双工光头接收到传输信号后的传输路径为:塑料光纤半双工光头1→接收端口R→驱动电路→塑料光纤半双工光头1和2→上级通信模块和下级通信模块;当通信线路中出现故障时,其传输路径为塑料光纤半双工光头1→接收端口R→驱动电路→塑料光纤半双工光头1→上级通信模块,或塑料光纤半双工光头2→接收端口R→驱动电路→塑料光纤半双工光头2→下级通信模块。
通过上述传输路径能够在通信线路出现故障时,避开传统的CPU处理方式,大大提高通信模块的可靠性;实现了通信模块的自动中继功能,有效的解决了塑料光纤单位节点通信距离约束问题。
图2示出了基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通信模块的通信网络结构图,通过向通信网络发送空指令检测通信网络的畅通性。空指令按照集中器→光头1→光头2→光头3→光头4→光头5→光头6→光头7→光头8→集中器或者是按照集中器→光头8→光头7→光头6→光头5→光头4→光头3→光头2→光头1→集中器的方式闭环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073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电力线的网络终端
- 下一篇:过滤减压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