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定量有序上料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07534.6 | 申请日: | 2013-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25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卢建强;秦广明;肖宏儒;赵映;金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建强;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5G47/14 | 分类号: | B65G47/14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闫彪 |
地址: | 210017***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量 有序 上料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叶自动传输的设备,尤其是一种定量有序上料机,属于茶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将茶叶摊铺在输送带上进行杀青或烘干等作业时,上料摊铺工作主要依赖手工操作,不仅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而且由于摊铺不均匀,严重影响茶叶的加工质量。
近年来,鲜叶分拣分级技术已向智能化方向发展,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可以识别鲜叶的生物特性,在经执行机构对鲜叶自动进行分级。但该技术要求鲜叶在输送带上排列有序,否则执行机构无法对鲜叶进行剔除、保留。
为此,本申请人曾提出了申请号为2011102141725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并获得专利权。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定量有序上料机,该机包括位于输送带一端上方的可旋转吸风辊,吸风辊为支撑在水平吸风管轴上的中空轮状构件,吸风管轴的一端与负压发生装置连通,中部具有与吸风辊中空部位连通的吸风孔;吸风辊的轮缘间隔分布有吸孔,其一侧下部外置使茶叶可被吸孔吸附的料斗,另一侧下部内置可以将吸孔封闭的堵气块;吸风辊通过皮带传动机构与调速电机衔接。其优点是在丝毫不损伤茶叶的情况下,保证茶叶的摊铺质量,以便为后续的茶叶加工、智能分拣分级工序奠定基础。
然而,在实践中申请人发现,该机吸风辊(又称为吸叶辊)上的小孔吸附茶叶后,在转至堵气块处时,内部仍保持真空,因此吸附的茶叶依靠自重不能可靠及时脱离吸风辊,此外吸风辊上的小孔容易堵塞。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通过进一步改进,提出一种可以确保茶叶及时按需脱离吸叶辊的定量有序上料机。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定量有序上料机包括位于输送带(7)一端上方的可旋转吸叶辊(4),所述吸叶辊(4)为支撑在水平吸管轴(3)上的中空轮状构件,所述吸管轴的一端与负压发生装置连通,中部具有与吸叶辊中空部位连通的吸风孔;所述吸叶辊的轮缘间隔分布有吸孔,其一侧下部外置使茶叶可被吸孔吸附的料斗(8),另一侧下部内置可以将吸孔封闭的堵气块(10);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堵气块(10)的外圆弧对应茶叶脱离位置具有与大气连通的通气孔(10-1)。
当吸叶辊上被吸附的茶叶转达脱离位置时,被堵气块堵住的吸孔将瞬时与通气孔连通,从而使负压迅速消失,保证茶叶按需落在输送带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完善是,在所述通气孔(10-1)和吸叶辊(4)最低点之间具有与正压源连通的气流孔(10-2)。这样,当吸孔转至与气流孔连通时,将在正压作用下被疏通,确保吸孔到达料斗时可靠吸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中:风机1、联接管2、吸管轴3、吸叶辊4、皮带轮5、支架6、输送带7、料斗8、调速电机9、堵气块10、调压阀11。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定量有序上料机基本结构如图1和图2 所示,调速电机9通过皮带传动带动的可旋转吸叶辊4位于输送带7一端上方,该吸风叶辊4为支撑在支架6的水平吸管轴3上的中空轮状构件,吸管轴3的一端通过联接管2与作为负压发生装置的风机1连通,中部具有与吸叶辊4中空部位连通的吸风孔。吸叶辊4的轮缘间隔分布有吸孔,其一侧下部外置使茶叶可被吸孔吸附的料斗8,另一侧下部内置可以将吸孔封闭的堵气块10。该堵气块10的外圆弧对应茶叶脱离位置具有与大气连通的通气孔10-1,在通气孔10-1和吸叶辊4最低点之间具有与正压源连通的气流孔10-2。具体而言,吸管轴3与风机连通的一段为装有调压阀11的空心轴,另一段为分别开有大气通道a和正压流道b的实心轴。
工作中,当吸叶辊上被吸附的茶叶转到图2所示的达脱离位置时,被堵气块堵住的吸孔将瞬时由通气孔经大气通道与大气连通,从而使负压迅速消失,保证茶叶按需及时落在输送带上。接着,当吸孔转至与由气流孔经正压流道与正压源连通时,将在正压作用下被疏通,确保吸孔到达料斗时可靠吸叶。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建强;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未经卢建强;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075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机床差齿齿轮消隙传动结构
- 下一篇:紧凑型模块化通用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