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内燃式隧道窑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08017.0 | 申请日: | 2013-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92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余阳春;付力;余斌;陈雄军;余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冈市中洲安达热工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9/02 | 分类号: | F27B9/02;F27B9/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8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内燃 隧道窑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工设备,尤其是涉及到一种新型内燃式隧道窑。
二、背景技术
“煤矸石”是我国每年排放量最大的工业废弃物之一。“九五”以来煤矸石综合利用有了较大的发展,利用途径不断扩大,有关装备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但我国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装备水平还比较落后,产品的技术含量不高,综合利用发展也不平衡。大力开展煤矸石综合利用既可以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改善煤矿生产结构、分流煤矿富余人员,同时又可以减少土地压占,改善环境质量,所以对于煤矸石的再利用符合国家政策及发展方向。煤矸石可以作为陶瓷渗透砖、红砖、免烧砖等制品的主要成分,但目前煤矸石烧成设备还比较落后,存在结构复杂、浪费能源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一种结构设计新颖,不仅能使产品变废为宝,而且节省能源的新型设备,来满足厂方的大产量需求。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隧道窑烧结行业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使用安全、节约能源、工作效率高、可调性强的内燃式隧道窑。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由前后窑门、立柱、横杆、填充的墙体、窑顶以及窑车轨道构成的窑体、码放煤矸石渗透砖坯的窑车和设置在窑体顶部的排烟系统、车下冷却系统、升温段热源补充系统、烧成带燃料补充系统、余热回收系统和冷却系统等构成,窑体自前至后分为排烟段、预热升温段、烧成段和冷却段,在排烟段的窑顶和窑体两侧的墙体均匀设置了连接排烟支管的排烟孔,通过排烟管与排烟风机进气管相连构成排烟系统;在预热升温段设置了由连接风机的助燃风管、助燃支管、燃气主管、燃气支管和烧嘴构成的热源补充系统;并在该热源补充系统之前设置了由连接窑体的支管、带配冷风阀的主管和连接余热风总管的总管构成的调温系统和由连接窑底风道的垂直风管和连接余热风总管的水平风管构成的车下冷却系统;在预热升温段后段和烧成段的前后段的窑顶上均匀设置了投煤孔;冷却段前部设置了由连接窑墙和窑顶排气孔的余热支管和连接余热风总管的余热主管构成的余热回收系统;在窑尾设置了由轴流风机构成的冷却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为陶瓷渗透砖、红砖、煤矸石制品行业提供了一种可行、经济实用的内燃式隧道窑设备,解决了当前国内该设备落后、工艺上无法满足等状况。该设备结构合理,而且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适合大规模生产,可广泛应用于免烧砖(即内燃)行业。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排烟段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排烟段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升温段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升温段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烧成段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烧成段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冷却段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冷却段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窑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中:1为前窑门,2为立柱,3为横杆,4为墙体,5为窑顶,6为排烟风机进气管,7为排烟管,8为排烟支管,9为助燃风管,10为助燃支管,11为燃气主管,12为燃气支管,13为烧嘴,14为投煤孔,15为抽余热风机进风管,16为余热风总管,17为垂直风管,18为水平风管,19为配冷风阀,20为主管,21为支管,22为总管,23、26为余热主管,24、25为余热支管,27为后窑门。
五、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以建造一条窑长142.6m,内宽6m的隧道窑为例,该隧道窑分为62节,1~12节为排烟段,13~19节为预热升温段,20~47节为烧成段,48~62节为冷却段。从窑头至窑尾根据温度的不同,窑墙4及窑顶5由不同厚度的耐火材料和保温材料填充而成,从而使隧道窑设备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不至于窑内热量大量的损失。窑车由钢结构部分和砌体部分组成,钢结构部分由优质型钢经焊接制作而成,不能可以承受产品的重量,而且具有良好的力学系能;砌体部分主要有不同材质及规格的耐火材料和保温材料砌筑而成,具有蓄热量底、经久耐用等特点。在排烟段的窑顶5和窑体两侧的墙体4均匀设置了连接排烟支管8的排烟孔,通过安装在窑顶上方的两排烟管7与排烟风机进气管6相连构成排烟系统,制品内燃烧成产生大量的烟气,通过窑头的排烟支管、排烟总管及风机排抽出窑内,实现零污染排放。在预热升温段设置了由连接风机的助燃风管9、助燃支管10、燃气主管11、燃气支管12和烧嘴13构成的热源补充系统,当窑内升温较缓慢或较困难时,通过辅助烧嘴,将温度升至理想的温度,针对不同产品,具有可调性强的特点。并在该热源补充系统之前设置了由连接窑体的支管21、带配冷风阀19的主管20和连接余热风总管16的总管22构成的调温系统和由连接窑底风道的垂直风管17和连接余热风总管16的水平风管18构成的车下冷却系统,由于在窑内地面上留设的一条通风道,在窑尾设置三台轴流风机,在窑头设置抽车下冷却风管道,由风机将车下热风抽走,从而起到冷却窑车下部温度,使窑车的使用寿命得到大幅度提高。在预热升温段后段和烧成段的前后段的窑顶5上均匀设置了投煤孔14,当隧道窑出现欠温或局部出现温差时,通过投煤孔进行燃料的增补,进而达到理想的温度。冷却段前部设置了由连接窑墙4和窑顶5排气孔的余热支管24、25和连接余热风总管16的余热主管23、26构成的余热回收系统,并在窑尾设置了由轴流风机构成的冷却系统。通过管道抽取窑内多余的热量,送至干燥窑干燥产品,不仅提高了热利用率,而且节约了能源。窑尾的若干台轴流风机向窑内鼓入的大量冷风,一部分冷风冷却产品,为出窑做准备,另外一部分冷风被抽往窑头方向,在烧成带做助燃风使用。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只需将煤矸石制品放置在窑车上,依次经过隧道窑内各段,通过热源补充系统,可以灵活调节升温所需要的温度,然后经过烧成带,达到一次快速烧成的目的,当窑车局部制品的温度欠温时,可以通过投煤孔进行平衡调节。然后经过余热系统、冷却系统,从而实现低温出窑。具有设备结构合理,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等优点,适合大规模生产,可广泛应用于免烧砖(即内燃)行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冈市中洲安达热工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黄冈市中洲安达热工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080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