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脱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08188.3 | 申请日: | 2013-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0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罗鸣;童海行;张庆军;叶明扬;翟石祥;肖武君;曹红梅;王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C9/18 | 分类号: | D21C9/18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425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宣纸原材料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将蒸煮洗涤后的檀皮进行脱水的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宣纸被誉为纸中极品,颇受文人墨客的喜爱,然而宣纸的制作工艺及其复杂,需要经过许多独特的工艺对原材料进行处理和加工,其中一个比不可少的环节就是对檀皮等制浆原料进行浸泡然后蒸煮洗涤,然而蒸煮洗涤过后的制浆原料含有大量水分不便于进一步加工,因此要对蒸煮洗涤后的制浆原料进行脱水,传统的脱水方法一般采用人工擀压,具体操作方式就是将洗涤好的制浆原料用弯钩钩起,稍微挤压一下堆放到一块木板上,当堆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一般1m左右),竖起木板两侧的丝杆,堆放的檀皮被夹在两丝杆之间,在堆放的檀皮上面放置一块木墩,在木墩的上方安装一块带有丝孔的钢板,丝孔套在丝杆上,然后人工不断地拧紧丝杆的螺帽压榨制浆原料,除去檀皮水分的,此方法压榨制浆原料水分不彻底,因为木墩不能全部覆盖制浆原料,当受到木墩压力的制浆原料,能压干水分,没有受到木墩压力的制浆原料,水分不容易被压干;由于是人工操作,压干一堆皮(大约100kg)需要2小时左右,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对檀皮进行脱水的脱水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脱水装置,包括侧壁带有脱水孔的离心桶放置在外桶内,所述离心桶和外桶的桶口方向一致,所述外桶的桶底设有排水口,所述离心桶与转轴同轴固定连接,转轴通过传动机构与电机主轴连接,所述的外桶的桶口处设有盖板,离心桶的桶底上放置有托料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采用电机驱动的离心桶对蒸煮洗涤后的制浆原料进行脱水,大大提高的脱水的效率,同时使制浆原料脱水更加彻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剖切视图;
图2是图1的Ⅰ局部放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取料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脱水装置,包括侧壁带有脱水孔的离心桶20放置在外桶10内,所述离心桶20和外桶10的桶口方向一致,所述外桶10的桶底设有排水口,所述离心桶20与转轴同轴固定连接,转轴通过传动机构与电机主轴连接,所述的外桶10的桶口处设有盖板30,离心桶20的桶底上放置有托料架40。脱水时先将托料架40置于离心桶20内,然后将蒸煮洗涤过后的制浆原料放在离心桶20的的托料架40上,再盖上盖板30,此时就可以启动电机让离心桶20转动,根据经验判断脱水的时间,脱水完成以后将盖板30移除,然后用起吊装置将托料架40连同制浆原料一起提升起来移动到存放区域即可。
如图3所示,外桶10的内壁上部设有沿周向环状设置的凸台13,所述盖板30的下侧板面的边缘搭靠在凸台13上,所述盖板中心处设有通孔33,所述盖板30与外桶10的桶壁之间设有限位机构。凸台13可以起到支撑盖板30的作用,防止盖板30滑落到离心桶20上阻碍离心桶20的运转,限位机构可以防止脱水过程中盖板30相对外桶窜动,由于离心桶20运转速度较快,若不将盖板30固定就很可能被制浆原料弹出。
如图1、4所示,离心桶20内同轴设置了一个圆形锥台21,圆形锥台21固定在离心桶20的桶底上,转轴固定在圆形锥台21内部转轴下端从离心桶20底部伸出与电机主轴相连。将转轴设置在圆形锥台21内可以保证转轴在提供足够的扭矩的同时,又能提高离心桶20运转时的稳定性,同时圆形锥台21还可以对托料架40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防止离心桶20运转过程中托料架40对离心桶20的桶壁产生撞击。
如图1、4所示,托料架40是由杆材焊接而成的圆盘状架体,所述托料架40中心设有供圆形锥台21穿过的孔洞41,所述盖板30的上板面沿周向均匀设置了至少三个盖板吊环31,所述托料架40上沿周向设置了至少三个取料吊环42。上述结构的托料架40即轻便又不会产生积水而且成本较低;在取料时,先将起吊装置的挂钩钩在盖板吊环31上将盖板30移除,然后再讲起吊装置的挂钩钩在托料架40的取料吊环42上将托料架40连同制浆原料一块吊起然后移动到存放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081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制造纤维幅的机器的压榨部
- 下一篇:一种铝包钢丝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