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余度供电计时切换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08602.0 | 申请日: | 2013-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98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郭晨;田龙;霍跃庆;冯非;高栋;董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第六三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J9/06 | 分类号: | H02J9/06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杨引雪 |
地址: | 71011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供电 计时 切换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载电源供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余度供电计时切换电路。
背景技术
机载电子产品供电均存在汇流条切换时产生的电源掉电,一般情况,掉电时间不大于50mS。传统供电设计时,采用大容量钽电容器进行储能设计,掉电时,通过储能电容为后端用电设备供电,这样大大增加电子设备的启动电流,体积重量,同时也降低了产品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余度供电故障处理方案,可实现供电电路的计时切换,从而提高了供电的精度控制。对机载余度供电具有非常强的普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余度供电计时切换电路,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主供电电源、备用电源、故障检测电路、复位电路、时钟计时器电路、开关控制电路、主开关电路以及合并电路;所述主供电电源分别与故障检测电路和合并电路连接,备用电源通过主开关电路与合并电路连接,故障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复位电路的输入连接,复位电路的输出通过时钟计时器电路与开关控制电路连接,开关控制电路通过主开关电路与合并电路连接,合并电路的输出连接负载。
上述故障检测电路包括依次串联的信号采集电路、信号比较电路、防尖峰延时电路以及连接在防尖峰延时电路输出端与信号比较电路输入端之间的防电压抖动电路,主供电电源与信号采集电路连接,防尖峰延时电路输出端连接至复位电路。
上述信号采集电路包括电阻R11、电阻R10和电容C7,主供电电源依次经过电阻R11和R10后接地,电阻R11和R10的共同节点a通过电容C7接地;
信号比较电路包括比较器U1A、电阻R9、电阻R1和电容C1,比较器U1A的负输入端通过电阻R9接基准源VDD,比较器U1A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接电源VCC,电阻R10和R11的共同节点a作为信号采集电路的输出端与比较器U1A的正输入端连接,U1A的正输入端通过电容C1与比较器U1A的输出连接;
防尖峰延时电路包括比较器U2B、二极管D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串联电阻R5、电阻R6、电阻R7和电容C2,比较器U1A的输出依次通过电阻R3和串联电阻R5与比较器U2B的负输入端连接,比较器U2B正输入端通过电阻R4接基准源VDD,比较器U2B正输入端通过电阻R6接比较器U2B的输出端,比较器U2B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7接电源VCC,比较器U2B的输出端作为故障检测电路的输出端;电阻R3和串联电阻R5的共同节点通过电容C2接地;二极管D1的负端与比较器U1A的输出端连接,二极管D1的正端与电阻R2串联,二极管D1与电阻R2串联后并联在电阻R3的两端;
防电压抖动电路包括电阻R8和比较器U3C,比较器U3C正输入端接基准源VDD,U1A的正输入端通过电阻R8与比较器U3C的输出端连接,比较器U3C负输入端与比较器U2B的输出端连接。
上述复位电路包括反相器U4A、反相器U5B、与门U7A、电阻R12、电容C3、反相器U6C,故障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作为反相器U4A的输入,反相器U4A、反相器U5B、电阻R12、反相器U6C依次顺序连接,反相器U6C的输出端作为与门U7A的一个输入,反相器U4A的输入作为与门U7A的另一个输入,电阻R12与反相器U6C的共同节点通过电容C3接地,与门U7A的输出端作为时钟计时器电路的复位端。
上述时钟计时器电路包括时钟发生器U8、计时器U9、与门电路U11A、反相器U12A、反相器U12B、电阻R16、电阻R14、电阻R15、电容C4和电容C5,时钟发生器U8的输出端与与门电路U11A的一个输入端连接,与门电路U11A的输出作为计时器U9的时钟信号,计时器U9的输出端与依次与反相器U12A、反相器U12B串联连接,与门电路U11A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至反相器U12B的输入端,反相器U12A的输出作为时钟计时器电路的输出,计时器U8的THR端依次通过电阻R15和电阻R14接电源VCC,电阻R15和电阻R14的共同连接端接至计时器U8的DIS端,计时器U8的TRI端通过电容C4接地,计时器U8的CON端通过电容C5接地,计时器U8的THR和TRI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第六三一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第六三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086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外牙弯头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模组化照明装置的电气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