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绵发泡机上的搅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08791.1 | 申请日: | 2013-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7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章立夫;徐心亿 | 申请(专利权)人: | 章立夫 |
主分类号: | B29C44/34 | 分类号: | B29C44/34;B29B7/06;B29B7/22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绵 发泡 搅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海绵发泡机上的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聚氨酯泡棉发泡技术的发展,海绵成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随着行业的成熟,海绵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海绵生产企业只有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等方式来适应市场的竞争,在海绵发泡过程中,需要将聚氨酯、发泡剂等混合物进行搅拌,制得海绵发泡的原料,然后将海绵原料倒入发泡模中,发泡形成海绵。
在海绵原料进行时,现在常用的是叶片式,搅拌缓慢、搅拌时间长、效率低,海绵发泡原料搅拌不均匀会导致海绵出现斑点等缺陷,而长时间搅拌会严重影响海绵生产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海绵发泡机上的搅拌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海绵原料搅拌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海绵发泡机上的搅拌装置,包括料桶,其特征在于,本搅拌装置包括一个固定设置在发泡机机架上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一曲轴,所述曲轴的弯曲部连接有一连杆,所述连杆的下端铰接有第一桶盖,所述第一桶盖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一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桶盖,所述第一桶盖和第二桶 盖均滑动连接在料桶的内壁上,所述第一桶盖与料桶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料桶的桶壁内开设有若干连通料桶上部和下部之间的溢流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电机转动,带动与曲轴相连的连杆,使第一桶盖和第二桶盖在料桶内上下移动,下移时,料桶底部的海绵原料受到第二桶盖的挤压,从溢流槽流入到料桶的上部,或进入到第一桶盖和第二桶盖之间,或者进入到第一桶盖之上,第一桶盖和第二桶盖上移时,第二桶盖与料桶底部之间形成负压,第一桶盖之上的海绵原料从第一桶盖与料桶内壁之间的间隙进入第一桶盖与第二桶盖之间,处于第一桶盖和第二桶盖之间的海绵原料从溢流槽进入到第二桶盖与料桶底部之间的腔体内,从溢流槽进出的海绵原料受到第一桶盖和第二桶盖的挤压,处于高速流动状态,能够迅速的使海绵原料相互对流,从而迅速的混合均匀,海绵原料搅拌效率和搅拌均匀度均大大提高。
在上述的一种海绵发泡机上的搅拌装置中,所述第一桶盖上开始有若干通孔。第一桶盖上开设的通孔能够防止处于第一桶盖之上的海绵原料溅出料桶之外。
在上述的一种海绵发泡机上的搅拌装置中,所述第二桶盖与料桶内部之间密封连接。第二桶盖与料桶之间密封连接,能够增大第二桶盖下压或上升时,第二桶盖与料桶底部空间内的压力,使得液体流动速度加快,搅拌效率提高。
在上述的一种海绵发泡机上的搅拌装置中,所述溢流槽周向均匀分布在料桶上。
在上述的一种海绵发泡机上的搅拌装置中,所述电机为减速电机。缓慢的对液体进行搅拌即可达到高效搅拌的目的,电机速度过快可能导致液体溅出,或者液体温度升导致变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第一桶盖和第二桶盖下移时,料桶底部的海绵原料受到第 二桶盖的挤压,从溢流槽流入到料桶的上部,或进入到第一桶盖和第二桶盖之间,或者进入到第一桶盖之上,第一桶盖和第二桶盖上移时,第二桶盖与料桶底部之间形成负压,第一桶盖之上的海绵原料从第一桶盖与料桶内壁之间的间隙进入第一桶盖与第二桶盖之间,处于第一桶盖和第二桶盖之间的海绵原料从溢流槽进入到第二桶盖与料桶底部之间的腔体内,从溢流槽进出的海绵原料受到第一桶盖和第二桶盖的挤压,处于高速流动状态,能够迅速的使海绵原料相互对流,从而迅速的混合均匀,海绵原料搅拌效率和搅拌均匀度均大大提高。
2、第二桶盖与料桶之间密封连接,能够增大第二桶盖下压或上升时,第二桶盖与料桶底部空间内的压力,使得液体流动速度加快,搅拌效率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搅拌装置在连杆上行至最大位置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搅拌装置在连杆下行至最大位置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料桶;2、电机;31、曲轴;32、连杆;41、第一桶盖;42、第二桶盖;5、支撑杆;6、溢流槽;7、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章立夫,未经章立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087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