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线传感网家用防盗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08851.X | 申请日: | 2013-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0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徐彤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彤阳 |
主分类号: | G08B13/00 | 分类号: | G08B13/00;G08B2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06 山西省太原市小***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传感 家用 防盗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居的安全防护和远程监控功能,特别是提供了一种无线传感网家用防盗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无线传感网技术是当今多学科前沿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此项技术融合了无线传感器、嵌入式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等前沿技术,在军事,医疗,公共服务领域都存在广泛应用。此项技术被誉为二十一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二十一项技术和改变世界的十大技术之一。无线传感网是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多跳的自组织的网络系统,传感器节点、感知对象和观测者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三个组成部分,目的是协作地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区域中感知的对象信息,并将需要的信息发送给观察者。与传统的网络技术相比,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感知范围广、容错性能高、测量准确性高、成本低等;此外,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很高的智能性,部署方便,可以长期在无人的环境中自主工作,可以大大降低使用和维护成本。
而目前,伴随着各种通信、家电、安保防范设备通过网络技术进行监测、控制与管理的商业系统被普遍的应用于智能住宅小区,家庭安全防范产品的发展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安全家居、智能家居的概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智能家居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图像显示技术以及通信技术将各种设施通过网络连接到一起,从而满足整个系统的自动化要求,能够提供更便捷的控制和管理。传统的智能家居实现一般是通过有线线路的布线方式对楼宇设施进行控制和通信,很难脱离各种线缆的束缚、安装成本较高,而且系统的扩展性也很差,基于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不仅可以摆脱线缆的束缚、降低安装成本,而且系统的扩展性也有大幅度的提高。
结合无线传感网技术的特点以及优势,将其应用于智能家居的安全防盗监控系统上有助于满足整个系统的自动化要求,能够提供更便捷的控制和管理。然而,将无线传感网技术应用到智能家居上,并提供具有多功能智能监控功能的系统已成为一项关键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更加完善的无线传感网家用防盗监控系统。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家居的防盗与监控,适用于安全家居、智能家居等各种安全家居防范产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线传感网家用防盗监控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一个主控节点和多个传感器节点,其中主控节点部分由主控处理模块、界面交互与系统设置模块、交流电源接口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数据存储器、声光报警器、手机网络通讯模块以及SIM卡插槽接口组成;每个传感器节点部分的的组成相同,由嵌入式微处理器、无线通信模块、音频数据采集单元、A/D转换器、图像数据采集器、A/D转换器、远红外感知模块、数据存储器以及微型电源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处理模块分别于界面交互与系统设置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数据存储器、声光报警器以及手机网络通讯模块相连接,所述交流电源接口模块与所述界面交互与系统设置模块相连,所述SIM卡插槽接口与所述手机网络通讯模块相连;所述嵌入式微处理器分别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A/D转换器、远红外感知模块、数据存储器以及微型电源相连接,所述音频数据采集单元与所述A/D转换器相连,所述图像数据采集器与所述A/D转换器相连。
所述无线传感网家用防盗监控系统中的所述主控节点部分由主控处理模块、界面交互与系统设置模块、交流电源接口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数据存储器、声光报警器、手机网络通讯模块以及SIM卡插槽接口组成,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主控处理模块相连实现信息的交互,所述界面交互与系统设置模块为所述主控处理模块提供用于设备不同的工作模式,所述交流电源接口模块为整个主控节点提供交流电源,并自动将直流电流转化为系统工作时所需的交流电流,所述数据存储器与所述主控处理模块相连实现控制模块数据的存储,所述声光报警器能够依照主控处理模块的指令发出报警信号,所述手机网络通讯模块把主控处理模块的处理结果转换为网络信号发送给用户,同时也将接收到的信号通过无线网络发射出去,所述SIM卡插槽接口与所述手机网络通讯模块相连,可以存储手机用户的相关数据,提供用户安全鉴别以及手机付费等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彤阳,未经徐彤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088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通信塔的水泥底座
- 下一篇:一种投饵机的投饵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