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阻止轨道矿车落道的缓冲碰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09596.0 | 申请日: | 2013-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82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卢泉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19/04 | 分类号: | B61F19/04;B61F9/00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郑晋周 |
地址: | 045000***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止 轨道 矿车 缓冲 碰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煤矿企业轨道矿车因碰撞而产生落道现象的装置,具体是一种阻止轨道矿车落道的缓冲碰头。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轨道运输矿车的碰头普遍采用矩形少半球冠碰头和矩形少半圆柱碰头,相互牵连的矿车列运行中需要减速时,矿车间就会产生相互间的碰撞,由于矿车重心在车轮之上,碰撞点在重心与车轮轴线之间,碰撞产生的翻倒力矩使前碰头容易向下,后碰头容易向上抬起,形成两前轮单点线受轨道支撑力、两后轮的轨道支撑力减弱至零,该矿车的后碰头受之后矿车的前碰头水平冲击力而落道。轨道矿车落道十分频繁,主要在道岔、拐弯等应急减速刹车时易落道。轨道矿车落道后的矿车复轨工时大、隐患多,严重影响日常安全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有效避轨道矿车之间发生碰撞时产生落道颠覆现象的阻止轨道矿车落道的缓冲碰头。
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碰撞面、两个直角梯形侧面、一个矩形侧面、下底面和上底面;两个直角梯形侧面相互平行,并与矩形侧面相垂直;下底面和上底面相互平行,并与矩形侧面和直角梯形侧面相垂直;下底面和上底面的中间有一个通孔,两侧各有一个矩形凹槽;缓冲碰头前部是圆台状,后部为长方体状,圆台侧面为碰撞面;下底面和上底面的形状如具有中孔和卡腰的拱形门。碰撞面与下底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α,锐角α与碰撞面中点的垂直延长线与轨道矿车重心重力线之间的夹角相同。
使用时将该缓冲碰头通过连接环、插销及碰头框架安装在轨道矿车前后端的对应位置处,在轨道矿车前后端处对应位置安装的两个缓冲碰头,碰撞面相对,上下底面位置相反。缓冲碰头的尺寸与碰头框架的尺寸相匹配。
当相互牵连的矿车列运行中需要减速,轨道矿车间产生相互间的碰撞时,在轨道矿车前后端处对应位置安装的两个缓冲碰头的碰撞面发生摩擦碰撞,因缓冲作用大大减小了翻倒力矩,从而使轨道矿车避免因水平冲击力而落道。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有效避免轨道矿车与轨道矿车之间发生碰撞时产生的落道颠覆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安装有本实用新型的轨道矿车之间碰撞时受力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
图中:1、连接环,2、插销,3、轨道矿车,4、碰头框架,5、车后缓冲碰头,6、车前缓冲碰头,7、碰撞面,8、上底面,9、下底面,10、直角梯形侧面,11、矩形侧面。
具体实施方式
缓冲碰头包括一个碰撞面7、两个直角梯形侧面10、一个矩形侧面11、下底面9和上底面8;两个直角梯形侧面10相互平行,并与矩形侧面11相垂直;下底面9和上底面8相互平行,并与矩形侧面11和直角梯形侧面10相垂直;下底面9和上底面8的中间有一个通孔,两侧各有一个矩形凹槽;碰撞面7与下底面9之间的夹角为锐角α,锐角α与碰撞面7中点的垂直延长线与轨道矿车重心重力线之间的夹角相同。
轨道矿车3之间的连动是通过连接环1与插销2实现的。车后缓冲碰头5与车前缓冲碰头6分别固定安装在轨道矿车3的后部和前部的碰头框架4内,缓冲碰头的尺寸与碰头框架4的尺寸相匹配。车后缓冲碰头5的下底面9朝下安装,车前缓冲碰头6的下底面9朝上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095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