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坚果开壳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09727.5 | 申请日: | 2013-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64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倪娉娉 | 申请(专利权)人: | 倪娉娉 |
主分类号: | A47J43/26 | 分类号: | A47J4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坚果 开壳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工具领域,具体涉及坚果开壳杯。
背景技术
在家庭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将完整的坚果如核桃等打开并取出果肉的情况,最传统的开壳工具是榔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科技的发展,渐渐出现了用于针对坚果开壳所用的小夹具,能够花较小的力气打开坚果,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是现有的坚果开壳小夹具操作不便利,容易使操作者手疼,并且开壳时容易使废壳四处飞蹦,不易打扫同时易对人体产生伤害,且果肉不易收集,容易造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坚果开壳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制造简便,能够使坚果开壳更加便利,避免操作者手疼的情况发生,能够避免蹦裂的废壳四处飞溅,使废壳清理更加便利,干净卫生,能够避免飞溅的废壳对人体产生伤害,同时使剥出的果肉更容易收集,能够避免浪费。
为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坚果开壳杯,包括杯体、设在杯体一侧的开口朝上的U形槽、通过第一转轴转接在U形槽顶部的操作手柄、设在操作手柄顶部内侧的咬牙,所述操作手柄上部位于咬牙的上方设有坚果挡片。
作为优选,所述杯体内侧并位于U形槽的相对侧设有坚果咬齿,能够与坚果挡片配合使坚果固定更加稳定,避免在挤压坚果时使坚果从杯体内滑出,能够提高剥壳的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杯体采用开口朝上的喇叭形结构,从而避免了坚果卡死在杯体内。
作为优选,所述杯体一侧的下部设有壳屑清理口,在杯体底部的碎屑难以清理的情形下,通过对杯体底部吹气能够使碎屑从壳屑清理口中排出,使杯体的清理更加便利,更加彻底,干净卫生。
作为优选,所述杯体的杯口上设有通过第二转轴转接的防溅盖,将坚果放入杯体内后,转动防溅盖,使防溅盖盖住杯口,从而进一步避免了废壳溅出,使使用更加安全放心。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坚果开壳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制造简便,能够使坚果开壳更加便利,避免了操作者手疼的情况发生,能够避免蹦裂的废壳四处飞溅,使废壳清理更加便利,能够避免飞溅的废壳对人体产生伤害,同时使剥出的果肉更容易收集,避免了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杯体1、U形槽11、壳屑清理口12、杯口13、第一转轴2、操作手柄3、咬牙4、坚果挡片5、坚果咬齿6、第二转轴7、防溅盖8。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坚果开壳杯,包括杯体1、设在杯体1一侧的开口朝上的U形槽11、通过第一转轴2转接在U形槽11顶部的操作手柄3、设在操作手柄3顶部内侧的咬牙4,所述操作手柄3上部位于咬牙4的上方设有坚果挡片5,所述杯体1内侧并位于U形槽11的相对侧设有坚果咬齿6,所述杯体1采用开口朝上的喇叭形结构,所述杯体1一侧的下部设有壳屑清理口12,所述杯体1的杯口13上设有通过第二转轴7转接的防溅盖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倪娉娉,未经倪娉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097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铁横担组
- 下一篇:新式地铁车载信息播放系统